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9月25日至10月8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内开展了为期14天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科考队重点对热带雨林(季节性雨林和山地雨林)、季雨林开展了群落调查,共完成热带雨林、季雨林样方调查10个,充分掌握了该区域的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和组成,采集植物标本1500余份,拍摄植物照片12000余张。科考期间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长蕊木兰、中华桫椤、岩生黑桫椤、双籽藤黄、勐仑翅子树等30余种,首次记录到云南省极小种群—八蕊单室茱萸在沧源的分布和拍摄到镇康长蒴苣苔的花期照片,采集到有叶下珠科、苦苣苔科等疑似新种、新记录种10余种。针对不同植被类型和地形,科考人员采用标准化网格,共安装红外相机82台(亚洲象频繁活动区域35台),观察记录到鸟类6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种。
南滚河片区是亚洲象国家公园的主要创建区域之一,所处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物种资源为主要任务,栖息着亚洲象、圆鼻巨蜥等极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和桫椤等古老热带植物,是我国热带野生动植物相对集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版纳植物园承担的云南省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前期综合科考项目,立足于加强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通过野外调查编制形成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支撑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此次科考使版纳植物园对南滚河片区概况有了全面了解,为下一步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以及创建后的科学监测和有效保护奠定了基础。
南滚河沿岸植被
千果榄仁、番龙眼热带雨林群落
A 挖耳草 Utricularia bifida L.; B 云南球兰 Hoya yuennanensis Hand.-Mazz.; C 环萼树萝卜 Agapetes brandisiana W.E.Evans; D 云南马铃苣苔 Oreocharis yunnanensis Rossini & J. Freitas; E 林生长蒴苣苔 Didymocarpus silvarum W.W.Sm.; F 文山凤仙花 Impatiens wenshanensis S.H.Huang; G 报春蜂斗草 Sonerila primuloides C.Y.Wu ex C.Chen; H 红纹凤仙花 Impatiens rubrostriata Hook. f.; I 水晶兰 Monotropa uniflora L.; J 镇康长蒴苣苔 Didymocarpus zhenkangensis W.T.Wang
云南省极小种群—八蕊单室茱萸 Mastixia euonymoides Prai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