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9月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宁夏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高粱大豆新品种及间作模式示范观摩会。
在宁夏农业育种专项“宁夏适生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项目支持下,经过多年选育,遗传发育所培育出优质耐逆的高粱和大豆新品种,研发出抗除草剂高粱和大豆间作种植模式。此次示范观摩会考察和研讨了甜高粱和大豆在宁夏盐碱地区引种示范以及高粱大豆间作模式的项目。
考察组参观了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的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听取了相关人员对耐盐碱牧草示范品系的介绍,现场观摩了在平罗盐碱地生长的甜高粱收获、粉碎、打包和青贮等全程机械化操作过程。由于甜高粱较大的生物量和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其与玉米进行混和青贮的饲喂效果好于只青贮玉米,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外,考察组参观了耐盐碱甜高粱和籽粒高粱新品种、耐盐碱大豆新品种和耐盐高产湖南稷子等牧草新品种的田间长势。相关人员介绍了最新研发的抗除草剂耐盐碱高粱和大豆间作模式的显著优势,二者间作不仅产量增加而且抗逆性更强。这些适生优质饲草新品种在田间的长势表现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项目研讨会上,相关人员介绍了自治区牧草育种专项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同时介绍了宁夏河套平原盐碱地资源化利用与草畜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合作各方就项目田间示范和报告细节问题进行了讨论,确立了未来的主要工作方向和任务。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钱前,遗传发育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邢雪荣分别发言。
宁夏科技厅、宁夏大学、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代表参加了上述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