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地质地球所等举办国际黄土会议

2022-08-29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黄土与土壤地层工作组、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织的国际黄土会议(The 2022 INQUA LoessFest)在线上召开。国际黄土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围绕风成沉积与古环境的前沿科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本次大会围绕现代风成过程、风成沉积与古环境、风成过程与古环境模拟、黄土环境考古与宜居环境、黄土工程地质与灾害等内容展开研讨。大会注册代表共158位,提交摘要125份,包含7个特邀报告、57个口头报告及32个海报展示。

  会上,中科院院士安芷生、陈发虎、周卫健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黄土对古气候研究的贡献”“中亚黄土及其古气候研究进展”“中国黄土10Be在示踪古地磁变化方面的潜力”“美国西部新生代中期以来发育的黄土沉积”“二叠纪Pangaea大陆低纬度地区发育的风成沉积”“塞尔维亚黄土粒度变化与北大西洋冰筏碎屑事件的同步性”“新近纪-第四纪欧洲黄土物源的研究进展”等主题作报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Thijs van Kolfschoten,中科院院士、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席郭正堂分别致辞。

  此次会议汇集了风成沉积领域近年来的突破性成果。一方面,黄土研究的时段从此前聚焦的第四纪进一步拓展到二叠纪;另一方面,黄土研究更紧密地与人类宜居环境研究相结合,大量人类考古研究成果揭示欧亚大陆黄土带在人类文明演化中创造了诸多的“第一次”。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