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国家标准发布

2022-04-11 南海海洋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编制的国家推荐性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2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编号:GB/T 41339.2-2022)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我国首个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标准,有望解决目前珊瑚礁修复工作中面临的只着重于珊瑚修复的实施,轻视前期调查、修复方案的设计和论证以及后期的管理与维护等问题,从而提升珊瑚礁生态修复效率。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保护珊瑚礁的生态健康,对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支撑海洋渔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海岸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珊瑚礁在全球范围内已出现明显退化,我国管辖海域的沿岸和离岸岛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退化,部分区域的珊瑚覆盖率急剧下降。珊瑚礁的退化不仅降低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也造成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减弱,其中包括珊瑚礁对岛礁和海岸线的保护功能削减、渔业产出减少、生物成礁能力消退等。因此如何加快珊瑚礁生态恢复成为我国海洋环保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改变珊瑚礁的退化现状,珊瑚礁的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珊瑚礁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在目前珊瑚礁退化状况日益加剧背景下,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成为缓解退化状况、保护现有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生态补偿的重要方法。然而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却缺乏相关的标准指导,修复工作使用的技术与采用的方法也因各操作单位而异,因此珊瑚礁生态修复的效果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无法达到修复目的。为了规范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提高珊瑚礁生态修复效果,需要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推进我国海洋生态建设进程。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2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规定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方法及技术等要求,提出了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过程中应关注的珊瑚礁生态相关指标、珊瑚礁生态修复选址宜遵循的各项条件、修复方案设计中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明确了在修复实施后的管理与维护要求。该标准所提出的技术规范力求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了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有标可依,为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标准实施后可形成规范的珊瑚礁生态修复流程,引导和促进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发展,提升珊瑚礁的生态健康水平和功能服务效果,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