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项目启动

2021-02-03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字体:

语音播报

  1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该项目隶属“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针对我国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展开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打造有效的科研基础试验平台,将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专用装备和示范应用四个方面的科学支撑,并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贡献。

  南京大学教授水涛、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杨晓飞、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铁付德、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王明明、北京大学教授张显峰、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杨林、北京永恩力合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罗爱社7人组成咨询专家组。

  空天院表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关文化自信,要深刻理解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价值,深刻领会考古与历史、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一脉相承的关系。项目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对于新时代考古工作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期待项目组不负韶华,只争朝夕,认准方向脚踏实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基础和技术研发相结合,真正解决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实际问题,争取早日开花结果,助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项目的示范应用。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希望咨询专家为项目把脉护航,同时强调部门会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分别就项目概况、考核指标、技术方案、进度计划、预期成果、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方案、应用示范等部分进行充分论证,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要求一致,其技术路线、考核指标明确,项目课题设置合理,项目阶段目标和分工明确,计划安排合理,项目法人单位职责明确,交流及检查机制健全,实施方案合理可行。同时,专家结合各自研究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可提升的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50余位来自国家文物局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的代表参加上述活动。

  “天地联合田野考古调查关键技术”项目于2020年11月获科学技术部正式立项批复,是空天院牵头的第一个文物保护科技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的启动实施,有利于充分激活与利用空天院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研力量与资源,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研究团队,进一步延伸科研链条,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文物保护科技高质量发展。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