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旱区盐碱地多学科综合治理香山科学会议召开

2020-11-10 水土保持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11月5日至6日,香山科学会议第684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主题为“旱区盐碱地多学科综合治理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围绕盐碱化地区资源综合禀赋与机会,不同盐碱化治理技术及其资源、生态和经济影响,基于土盐-水盐双分离的治理新技术,面向未来的盐碱地治理技术与管理创新等中心议题进行讨论。

  本次会议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和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王飞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会上,康绍忠做了题为“西北旱区农业节水抑盐机理与灌排协同调控”的主题评述报告,王飞、姜克隽等分别做了题为“从后板块时代的地球科学看新时期盐碱地研究”“盐碱地多学科综合治理:框架、技术需求与权衡分析”“盐碱地治理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创新,推动盐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四个中心议题评述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并从土壤学、生态学、生物学、水文学、地理学、管理学、能源经济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基础和视角,围绕会议主和中心议题开展讨论,对我国盐碱地功能定位、盐碱化土壤改良、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治理理念与技术创新等发表认识和建议。

  40余位来自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水土所、南京土壤所,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近20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