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8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2020年度项目启动会在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召开。
自今年初发布专项指南,研究院收到申请项目32项,在青海省科技厅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全程参与下,通过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11个立项项目。2020年度联合研究专项着力解决青藏高原地区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两个重大科技需求问题,即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如何维持青藏高原三江源脆弱生态系统的原真性与完整性;重点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特殊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模式研究,建立国家公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发民生保障技术和退化草地修复示范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和国家公园管理长效机制等,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技术保障,为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模式示范。
启动会上,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孙命、研究院院长陈世龙分别致辞。研究院副院长魏立新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2020年度项目立项文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作了题为“国家公园如何统筹‘最严格的保护’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报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规划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鸿雁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进展与问题探讨”为题作了报告。
28日下午,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2020年度项目交流会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由中科院院士、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傅伯杰主持。三江源国家公园动物多样性保育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张同作、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图编制及生态类型划分依据研究项目负责人王艳芬、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地区生态物联网管理科普数字平台项目负责人赵亮等11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项目交流。
中科院科发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联合研究专项下设11个项目组和专家组成员,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研究院参建单位代表,研究院职工及研究生近240人参加了会议。
启动会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