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亚热带生态所开展喀斯特生态修复与人地关系演变科学考察

2019-11-07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10月27日至11月2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开展喀斯特生态修复与人地关系演变科学考察。来自亚热带生态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院校的18位科研人员参加考察。
  专家组考察了广西西北部、贵州南部、湖南西部等地区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实地调研喀斯特峰丛洼地、高原、槽谷的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现状,了解生态工程对农民生计的影响。通过野外考察,他们深入了解典型喀斯特地貌发育与景观特征,传统农业耕作扰动对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喀斯特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自然恢复与造林条件下喀斯特景观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以及外出务工、城镇化等对区域生态保护的影响。专家组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给与肯定,并对人为干扰快速变化下喀斯特地区人地关系调整及未来喀斯特生态修复研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考察期间,召开了主题为Workshop on Understanding Human Factors behind Vegetation Changes in China Karst的研讨会。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岳跃民做了题为China karst conservation and human factors behind vegetation recovery的研究报告,介绍了亚热带生态所环江站概况与长期观测研究体系、主要研究成果、石漠化治理成效评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为因素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影响及喀斯特参与式社会调查初步成果。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等专家学者介绍了其研究工作,并围绕如何结合长期定位观测、模型模拟、遥感及社会科学权衡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优化石漠化治理工程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专家就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喀斯特遥感大数据信息提取、喀斯特生态修复的潜在生态风险识别、生态恢复的社会人文驱动机制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通过此次科学考察与研讨,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及可持续人地关系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考察环江站长期定位观测体系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