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介绍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成果与发展远景,发出了共建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邀请。国际代谢工程学会(IMES)创会主席、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教授Jens Nielsen表示,中国正在全球代谢工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代谢工程国际会议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代谢工程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代谢工程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是代谢工程国际会议创会及始终秉承的初衷和愿望;同时做了题为《酵母代谢工程》的大会主旨报告,系统综述了酵母细胞工厂通过代谢工程改造生产各类能源与化学品的最新进展。
韩国科学技术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德国萨尔大学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集中展示代谢工程领域在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萜类化合物、一碳化合物等产品生产方向的最新进展,代谢工程在定向进化、菌株开发和利用上的新技术和创新思路,以及在蛛丝蛋白设计和组装、纳米元器件的绿色制造等研究领域的科研进展。与会人员进行讨论交流。
首届“赵学明代谢工程讲座奖”获奖者在大会揭晓,清华大学教授陈国强获奖。此外,大会收到136个墙报,遴选14个在大会现场作墙报报告,并评选出10个优秀墙报奖。
会议由国际代谢工程学会和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共同主办,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微生物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等20余个国家的500余位代谢工程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员参会。
代谢工程国际会议是国际代谢工程学会在中国创办的代谢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会议,旨在分享过去两年中全球代谢工程领域最新进展,预测未来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