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院士建议
裴钢院士:大学让社会更美好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2-09-25 【字号: 小  中  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全球性风险,教育是最重要的。人们常说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如果不能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就不能说是高质量、高水平人才。那么,大学怎么才能应对风险,并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呢?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大学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过去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技能上。但是,大学能不能提供一种更强有力、软硬结合的力量,去应对整个人类发展和全球变化?这是大学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比如说同济大学的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哥本哈根会议,他们是自己组织去的,不是学校组织,这说明节能减排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而非指令。教育要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大学也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具体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绿色校园”不仅仅是节约一点煤,节约一点电,节约一点能源,更重要的是把校园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这就要使大学的功能进行变革,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教育、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中。只有真正形成这样的教育理念,才可能建成一个智慧的校园、智慧的大学。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呢?首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重视科学技术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熏陶。大学培养的人才知识面一定要广,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不仅体现在技术和科学领域内部,同时要渗透人文精神和关怀。这样才能对整个世界的变化有所认识、有所感知、有所领悟。

第二,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欧特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巴斯先生指出,创新必须得先有发明。这一点不能完全在课堂里面做到,所以一定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包括到企业实践,以及一些社会工作的实践。

第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最重要。有人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金融界失去社会责任感造成的。过去高校培养的金融人才,非常具有创造力,但有的可能缺乏的是社会责任感。将来类似事情还可能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变化和危险可能会更大。而大学培养的学生制造了这些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必须要使培养的学生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第四,一所大学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校园内,还应该有社会责任。尤其对于区域性发展、国家的发展,以及整个全球的发展,都是大学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五,大学的社会服务要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中国,或者说东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产学研结合,需要政府的配合,需要用户的配合,所以人们现在也把它叫做官产学研用结合。在大学和社会之间,尤其是企业之间需要这样一个工作链,一起来实现这一点。但大学的第一功能是要培养合格的高水平人才,否则就不叫大学,而是公司。公司可以不断进行创新,但是大学不一样,大学还是要继续创造知识,承担社会责任。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社会,所以首先我们要把校园建设好,作为社会发展的样本。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落实到学科,落实到学分,落实到课堂,这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类社会要获得新的发展,就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促成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成为三位一体。同时,我们的教授、学生、社会实践也要实现三位一体。面对全球挑战,我们应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打造出一艘新的诺亚方舟。

(作者为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