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院士建议
张杰:发挥后发优势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快速发展的关键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15 【字号: 小  中  大   

今年2月3日的《科学时报》上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后发优势》一文,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我国拥有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今天,笔者想向大家介绍一个利用后发优势快速发展的成功案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1994年根据我国与欧盟签署的合作协议成立,由上海市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出资、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合作举办的商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从最初50余人MBA的规模发展为目前每年招收200名MBA、700名EMBA,EDP(高层经理培训)课程每年培训学员1万多人次,其培训课时总量位居全球商学院第六名,EMBA规模雄居全球商学院之首。成立15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培养1424名MBA毕业生、4604名EMBA毕业生,并为将近7万名经理人提供了短期培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

15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努力扩大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影响力,在一系列的国际排名中持续攀升,是目前我国国际声誉和国际评价最高的商学院,已成为我国管理教育改革开放的一个知名品牌。自2000年起,学院开始参加国际商学院排名,2001年闯入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EMBA课程50强(29名),2002年MBA课程进入全球商学院100强(92名)、EDP课程进入全球50强(45名),此后学院排名不断提升。2009年1月2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全球MBA排行榜中跃升至第八位,连续6年名列亚洲第一,成为亚洲首家MBA课程进入世界10强的商学院;EMBA课程排名全球第23位,并成为全球9所之一亚洲唯一一所MBA、EMBA、EDP三项主要课程全面进入世界25强的商学院。另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还先后于2004年、2008年获得EQUIS(欧洲商学院质量系统)认证和AACSB(国际商学院联合会)认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指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成就为中国管理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因此,认真分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后发优势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后发优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诞生于1994年,适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带来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在此后的15年间,中国经济外向度快速提高,特别是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成长的阵痛带来了不少管理上的挑战,对管理者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汲取全球领先企业的管理经验。

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渴望跻身跨国公司俱乐部,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如联想集团和TCL集团的海外收购就是典型案例,中国企业对国际化经理人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到中国市场的竞争,也需要大批本土化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面对这一商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出了自己的办学使命:培养立足本土、面向世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具有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学院同时确立了办一所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一流商学院,跻身全球商学院十强的发展目标。事实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5年短暂的院史,就是一部学院管理层和教职员工围绕使命、目标,抓住时代机遇,为我国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并加速实现自己发展目标的奋斗史。

自主办学的制度保障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中国和欧盟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中外合作开展实质性办学的排头兵,在国内而言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但是,中方办学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把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成功经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作为学院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从成立之初,就充分利用“教育特区”和“特事特办”的政策支持,不断突破当时国内传统教育体制的局限性,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办学体制

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中方办学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被誉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具有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办学传统,如在中美建交前组成中国第一个教授代表团访美、第一个接受海外企业家大笔捐赠、率先实行打破大锅饭的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实施新校区建设等。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之初,学校就明确了给予学院最充分办学自主权的决定,虽然在学院成立初期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办学场地、教学设施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但是学校从不干预学院的具体管理,同时积极鼓励学院探索符合世界一流商学院发展需要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

因此,在中国和欧盟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由中欧双方各聘请5名董事组成董事会,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任董事长,再由董事会任命中欧双方正副院长各一名,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这一中西方融合的领导体制有利于学院发扬和汲取双方的优良传统与管理精华。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在财务方面有完全的自主支配权,可以自主设定学费标准和人员经费;在人事方面能自主决定人员的招聘、解聘、薪酬等,没有固定的编制,可根据办学实际需要灵活增减岗位编制;在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设置都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根据培养目标自主设置;在招生方面,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当年生源情况自主决定招生人数,重视面试成绩,面试淘汰率超过60%。

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功的前提,有了这些自主权,学院就有了灵活发展的空间,使之可以充分发挥办学者的想象力,同时也增强了办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在走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推进国际化等方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经受住了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

决策机制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设有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各自的职责明确,决策的过程简洁有效,具有完善的决策程序。董事会负责宏观决策,确定学院的发展方向和院长的聘任,平时不干预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术委员会为学院最高学术决策机构,由教授代表和国际学术专家组成,董事会成员与院长不参与其中,负责提供学术咨询和学术决策,决定学科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推荐教师等所有教务。由4名正副院长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学院的运营管理、寻求社会赞助、协调中方与外方的关系、政府公关等事务;日常工作中4位正副院长根据各自的分工,按照程序办事,有独立决策权,遇到重大问题时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集体决策。高效有序的决策机制反映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具有高度自律的能力,为避免滥用办学自主权提供了有效约束,同时使学院能以效益、效率和效果最大化为出发点来办学,即把培养对象和研究成果是否受到市场欢迎作为办学的衡量标准,从而把办学机构和办学人员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管理文化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还致力于创造一个各种观点都能受到尊重和鼓励的工作环境。创办之初,中方办学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从学校抽调优秀管理干部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副院长及其他管理人员,使得西方的办学理念很快适应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欧方办学单位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在选聘教授、推荐欧方管理人员、提供学员赴欧实习机会等方面为学院提供了极大帮助。中西合璧的多元管理文化使学院得以从各具特色的才能与智慧中汲取力量,从而成为学院发展的关键竞争优势之一。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创业与创新精神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学院鼓励全体成员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突破体制与资源的限制,积极开创新局面。

市场导向的办学理念

商学院的使命是培养企业家和经理人,必须注重管理实践和来自商界的现实需求。因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重视社会需求,面向市场办学,向社会争取资源。

按照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日常办学经费除一部分来自企业赞助外,90%依赖学费收入。学院管理层认识到,企业界的实际管理需求是商学院的生命之源。因此,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体现出高度以人为本、面向企业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教学和服务。为了解客户需求,保持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学院的核心教授大都具有丰富的企业咨询经历,课程主任与教授要定期走访公司,对客户需求进行持续评估。此外,学院还鼓励企业界通过每年召开的公司顾问委员会会议,积极参与学院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目的,设置不同课程项目和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要求,如EMBA课程分设国际班、中文班等。因此,学院推出的各项课程能始终结合市场和特定企业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带来全球最新的经营理念以及中国最佳管理实践。

坚持质量为先的品牌战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面向市场办学的同时,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办学初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把入学关,并把对学生能力和潜质的考察放在第一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以申请上海交通大学的MBA学位,借助上海交通大学的品牌开拓了最初的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前些年在MBA学位炙手可热的时候,学院并不盲目扩招,而是选择了“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战略,将办学规模始终控制在200人以内,并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以质量和品牌赢得了口碑和市场。MBA课程全英文教学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MBA招生上直接与世界一流商学院开展竞争,仍能长期保持较高人气,生源充沛;同时,MBA的一次就业率(三个月)保持在93%以上,2008届毕业生的供求比达1∶5,就业年薪均值超过30万元。

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树立了学生既是产品又是客户的理念,在对学生质量严格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为学生和校友提供满意的服务。学院不仅建立了校友长期联系制度,还对校友提供终身支持和交流平台,校友在毕业后仍可免费参加学校组织的高级管理论坛等活动,将校友的职业发展与学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学院的职业发展部既为学生提供就业等各种服务,也为失业的校友提供推荐工作的终身服务。学院还为校友提供相互联系、相互支援的电子平台和终身使用的电子邮箱。由于坚持为学生和校友提供满意的教学和服务,从而开拓了市场,目前在校生中有30%左右是由校友推荐而来,校友还为学员提供了众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来自企业与校友的各种捐赠,也为学院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坚持面向市场办学,一方面确保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费支撑,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国际化的办学道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本身就是中国和欧盟国际间合作的产物。由此,学院的创办者与管理者从办学之初就意识到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确立了走国际化道路、按国际一流标准办学的宗旨,利用没有历史负担的后发优势走高起点的发展道路。15年来,学院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特殊政策,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化办学,自觉置身于国际大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建立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

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教授队伍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设一流商学院的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采取了“筑巢引凤”的策略,通过从全球知名商学院招聘教授,保证了学院提供的课程达到国际水准。随着学院知名度的提升,从最初以欧美访问教授为主的模式起步,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教授和海外华人申请长期执教,目前学院已经建立起了一支50余人的长期教授队伍,其中外籍教授达到60%以上,90%以上的教师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

加强与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实质性合作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积极开展与国际顶尖商学院的实质性合作,联手哈佛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推出了“全球CEO”课程,至今已举办4届。学院还先后与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伦敦商学院、法国INSEAD和西班牙IESE等32所著名商学院交换学生、合作研究或开设合作课程。半数以上的学生有机会赴海外交换学习。广泛的国际合作与良好的国际声誉使得许多海外学员慕名前来求学,目前MBA课程海外学员来自美、英、法、德、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占到全体学员的40%,已经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校园。

主动参与国际专业认证

参加国际专业认证本身就是一个查找差距、寻找标杆、自我突破的过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招生、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与国际商学院全面接轨,不断根据国际专业认证要求打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院成立不久,就大胆地在CNN上做广告,以招聘人才和开拓生源市场。2004年,学院获得欧洲商学院质量系统(EQUIS)认证,创国内商学院参加国际认证之先河。2008年,学院又通过了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权威认证。目前,全球只有5%的商学院获得了AACSB认证。

参加国际权威认证不仅保障了教学质量,也为提升学院国际知名度提供了最为直接的途径。2005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MBA毕业生自动获得在英国工作的权利,成为唯一一所获此资格的亚洲商学院。

总而言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商学院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用15年的时间跻身世界一流学院的行列,其成功经验在于学院通过细致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实施体制创新、市场导向和国际化办学等策略,将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值得我们借鉴的还有历代中欧人建设一流商学院的激情和梦想,他们的忘我工作和不懈努力将办学之初的种种困难转变成后发优势,成为取得今天辉煌成就的不竭动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发展道路帮助我们树立了这样的信心:虽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我们认定目标,正视差距,解放思想,努力奋斗,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完全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若干所重点高校率先实现突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