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孙昌璞院士作为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讲坛第56期嘉宾,应邀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作了题为“x光量子光学:高能光子与核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相干效应”的学术报告。
孙昌璞长期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及量子信息基础理论研究,其中q-变形玻色子的工作是该领域国际上三个开创性工作之一,获美国ISI“经典引文奖”。他建立了量子测量和量子耗散的因子化模型,预言的量子临界系统动力学不稳定性被多个国家的实验所检验和证实。
报告主要讲述了如何判断高能光子与核物质相互作用是否产生了量子相干效应,并提出了从超辐射、以及类电磁诱导透明(EIT)等现象可以作为判断高能光子与核物质产生量子相干效应的依据。孙昌璞首先从超辐射产生的条件讲起,结合穆斯堡尔谱的知识,详细讨论了硬X射线产生超辐射的条件;随后,结合国际上相关实验的最新进展,对实验结果给出了清晰的理论解释。
孙昌璞曾6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他指导的研究生有2人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2006年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Director Fellowship。当有学生问及研究生培养问题时,孙昌璞表现得十分谦逊,他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要发现并形成自己的优势,不求全、但求专;第二、科学研究像长跑,不单凭一时的聪明,更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第三、博士研究生应具备独立思维能力,在学期间应至少有一个题目是自己想出来的,也基本上由自己独立完成。

报告会现场

孙昌璞院士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