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理化青年论坛”、“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及研究生办公室邀请,4月26日上午,佟振合院士为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生讲授《现代化学进展》学位课,并作了题为“超分子体系中的光诱导能量传递、电子转移和化学转换”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佟振合院士介绍了其几十年来在超分子光化学领域的工作,主要介绍了超分子体系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包括能量传递、电子转移及化学转换。一方面,利用光化学和光物理方法证实了在超分子体系中电子转移和三重态能量可以进行通过化学键、通过空间及通过氢键的高效传递。另一方面,利用超分子体系提供的微反应器作用,实现了化学转换中的化学、区域及立体选择性。
此外,佟振合院士还介绍了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提出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途径,并介绍了当前利用太阳能产氢的几种途径,指明了这些方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方向。
佟振合院士于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主任,亚洲光化学会理事,J. Photosci.、J. Photochem. Photobiol. C: Photochem. Rev.、Chem. Asian J.、J. Phys. Org. Chem.等刊物的编委。
佟振合院士多年从事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光化学研究,在分子聚集体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和化学转换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已在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2003年获“何梁何利奖”,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获亚洲及大洋洲光化学学会成就奖,2010年获“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2011年获“物理有机化学成就奖”。

佟振合院士作报告

学术报告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