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要闻
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去世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31 【字号: 小  中  大   


    在2008年就要走完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噩耗传来,唯一以科学史业绩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席泽宗先生走了。

    他走得那样突然,使很多老友、同事、学生一直都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似乎为这个寒冷的季节,陡然增加了寒意。

    他忽然就走了

    12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张柏春到家里看望席泽宗先生。按惯例,每个月都有一次的探望,因为最近的频繁出差而耽搁了。交谈中,席先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中国科学院以及所里最近发生的事情,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科学史界的事情。张柏春还记得,当时席先生还拿起桌上的《科学时报》,谈论其中的一篇报道。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席先生突然感觉头晕。这种头晕来得如此迅猛,让席先生想去床上躺一下的脚步都有些踉跄。在急救车赶来之后,席先生被迅速送往医院,诊断出小脑大面积出血后,席先生就昏迷了。在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等名医的竭力抢救后,最终席先生还是没有醒来。一个星期后,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几天,我都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们一直相信席先生运气好,希望奇迹能够出现。”张柏春说。

    其实,自从夫人去世后,席先生很长时间都难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只是到最近,大家才感觉席先生看上去比以前健康很多。同住在北京中关村黄庄小区,与席先生在学术及交往上都很深的王绶琯院士说:“我本来还想过两天去看他,没想到他忽然就走了,感情上很难接受。这是一件非常令人伤心的事情。”

    王先生说,我们很早就认识,在北京这么多年,学术交往很多,席先生的学术成就显著,他的治学和为人在同辈人中是非常突出的,他的洞察力很强,总结出的东西非常丰富,每篇文章都很扎实,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席先生的工作基本上可以代表这个时代古天文史的发展。

    大度,能容人

    自然科学史所原所长刘钝研究员说,席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度,能容人。他告诉记者,在席先生当所长的时候,曾经有一名所里的同事一直很挑剔地批评席先生。但是,席先生从来不愠不火,并且仍然照样支持这位同事的工作,最后,这位同事深受感动,不但向席先生道歉,而且全力支持席先生的工作。

    北大教授刘华杰几年前曾在报纸上发表不同意席先生学术观点的文章,但是,席先生一直用学术的态度泰然处之,表现出了大科学家的修养。刘华杰说,他将在追悼会上送先生最后一程。

    还有一段故事,别有深意。1991年,席先生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际上那一年席先生自己并没有申报,而科学史研究所报上了多位学者,当然他们的学问做得也都很好,但终究未能入围。最后,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临照先生等人的努力下,席先生被提名并最终当选为院士。由此,有人说席先生“运气”好,殊不知,这种运气是席先生淡泊名利、胸襟广阔的修为。

    “君子不党”,刘钝说,席先生从不拉帮结派,这一点张柏春也感受深刻,他说,席先生是宽容大度的学者。张柏春在所里读研究生期间,正赶上所里领导班子换届,大家对席先生的评价就是尊重科学家,尊重所里研究人员的兴趣,尊重专家的不同观点。张柏春当上所领导以后,经常与他谈起所里的发展,席先生总是说,要务实,做实事。席先生从来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别人的长处。晚年的时候,也时刻注意,少说废话,说出来的话恰到好处,点到为止,从不强加于人。他虽是科学史界唯一的院士,但是心态特别好。站得高,看得远。

    已经退休的陈久金研究员在“悼念恩师”的文字中说,就是席先生指导他从事科学史研究的,1964年,他来到所里工作后,就一直是在席先生的关怀和指导下成长的,往事就在昨天,他还记得席先生在学术上“两长一短”的教诲,即收集资料和分析研究要长,撰写论文的时间要短,以后修改论文的时间要长,这让陈先生受益匪浅。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