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创新成果亮相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装备与工程技术)”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11月4日上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为开幕剪彩。
本届“工博会”办展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由原来的5个馆增加到7个馆。各专业展的总体展览面积为8.0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近2万平方米。分为8个展,其中包括7个专业展(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电子信息展、数字制造展、电力设备与控制技术展、汽车零部件展、环保、能源、新材料展、印刷与包装机械展)和1个科技创新展,共计3359个层位。今年,上海市外企业参展的展位占37.6%,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新增贵州、广西、大连3个省市。而境外企业参展的展位数更是占了26.76%,超过了作为国际性博览会所因具备的标准,使本届工博会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科学院组团参展,展品以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新而令人瞩目。中科院对这次参展非常重视,共有来自全院包括上海分院、昆明分院等研究所及其高科技企业的25个单位参展,展位63个,参展项目150余个,主要涉及电子通讯、信息技术、微电子与软件、新材料、数字产品,机械装备,电器设备、生物技术、生物医药、农业技术、环保技术及新能源,交通工具及其重要零部件等行业。
在本届工博会上,中科院亮相的成果,项目多、技术含量高,而且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集中展示了中国科学院近年来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高科技项目。如,“创新一号”卫星、“凤芯一号”、基因芯片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多功能排险机器人等。这些技术和展品充分显示:中国科学院在改造与提升传统工业技术,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实施西部大开发,为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正在不断地做出创新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贡献。
在此次工博会的8个展中,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成为最大亮点。11月3日,世界工程师大会将在上海举办,配合此次大会,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牵头组织了此次展出,展出的内容将涉及载人航天、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国家电网的正负500千伏直接输电工程等15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大工程。展出将以模型为主,辅之以声、光、电结合的高科技手段,使广大观众真正体会到近年来我国工业、科技发展的迅猛势头以及美好前景。
本届“工博会” 实行了“政府主办、协会协办、企业承办”的运作机制,国际化、专业化的特色也更加明显,亮点项目更为鲜明,并在时间上与世界工程师大会起到了互动的效应,将充分体现工博会大会办“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办会宗旨。相信,随着第六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工博会”将逐步跨入国际知名博览会行列,成为我国在国际工业、科技展览领域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创办于1999年12月13日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是中国唯一的以高新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为交易、展示主体的国家级工业博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