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片新闻
云南野生兰花新品种研发成果喜人(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9-21 【字号: 小  中  大   


杓兰幼苗。



杓兰苗圃。



香格里拉花卉工作站。


    于2004年9月8日开幕的昆明国际花卉博览会于近日圆满结束。在由昆明植物所、云南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及云南花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03年底共同组建成立的云南省花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众多参观者被一盆盆美丽鲜艳的兰花所吸引,人们对这些美丽的兰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询问其来历及价格,一些国外以及国内的花卉公司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这些引起人们关注的兰花就是昆明植物所胡虹研究员带领的科技人员新近成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南野生拖鞋兰和独蒜兰新品种。在国家科技部“西部开发”重大项目“云南野生特色花卉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等支持下,科技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具有观赏价值的云南野生兰花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在国内首次进行杓兰、兜兰和独蒜兰的种子无菌萌发和组织培养并获得成功,同时获得了批量的杓兰、兜兰和独蒜兰的瓶苗。

    在云南野生拖鞋兰种质资源收集方面,已将11种野生杓兰植株和16种野生兜兰植株分别引种、保存到昆明植物所香格里拉县试验工作站和昆明植物园内,并成功对收集到的9种杓兰种子和8种兜兰种子进行了种质低温保存。

    在拖鞋兰种苗繁育方面,通过用不同成熟度的种子作为试验材料,成功地获得了杓兰属植物黄花杓兰、紫点杓兰、丽江杓兰等4种杓兰幼苗,其中黄花杓兰和紫点杓兰已进入规模化繁殖阶段。同时成功地获得了兜兰属植物杏黄兜兰、硬叶兜兰、带叶兜兰、麻栗坡兜兰和长瓣兜兰等5种兜兰幼苗,种子萌发率均达70%以上,并可进行规模化繁殖。

    在拖鞋兰栽培生理生态学研究方面,发现了黄花杓兰植株相应的菌根结构,并对拖鞋兰植物光合作用、碳收益与分配、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等进行了研究,初步掌握了其生理生态特征。通过连续观察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可进一步阐明拖鞋兰对环境响应与适应的生理生态机制。

    在育种研究方面,对拖鞋兰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研究进行了研究,发现杓兰属植物染色体较大,不易分离,种间染色体形态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杂交试验,从杓兰杂交组合中已得到1个杂交幼苗,并进行了杂交鉴定。另外,已得到了3种兜兰杂交组合种子。

    在专利申请及转让方面,黄花杓兰种子无菌繁殖实生苗技术(专利申请号:00109998.1)和紫点杓兰种子无菌繁殖实生苗技术(专利申请号:00109999.X )两项专有技术已通过云南天赢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在得到中国科学院的批准后已作价转让给云南省花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杓兰和兜兰因为其唇瓣呈兜状,状似女士的拖鞋,故园艺上合称拖鞋兰。许多拖鞋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尤以分布于云南的斑叶杓兰、硬叶兜兰、杏黄兜兰和麻栗坡兜兰最为珍贵。多数拖鞋兰种类的株型优雅多姿,亭亭玉立,适合庭院栽种或盆栽。拖鞋兰优良的观赏性状使其成为观赏兰花中的“旗帜”类群,受人们特别是国外兰花爱好者的喜欢,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市场价值,国际市场上每株拖鞋兰的售价一般在100美元以上,试管苗也在5-50美元之间。

    这些高档次云南野生兰花新品种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昆明植物所在云南特色花卉方面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