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片新闻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会在大连举行(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9-02 【字号: 小  中  大   


杨叔子院士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同学签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报告会上作题为“踏平坎坷,立志成才”的报告。


    2004年8月26日晚,由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系列报告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伯川礼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报告会上作了题为“踏平坎坷,立志成才”的报告。

    在报告中,杨叔子院士总结他个人的成长历程,谈了四条的经验:第一条,人生在勤,贵在坚持。他说,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三个必须的条件:天资、环境和勤奋。在这三条中,我们个人能够控制的只有勤奋;第二条,敢于开拓,善于总结。杨院士以自己所做的“钢丝绳无损检测”研究,说明了创新思想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创新的重要性;第三条,尊重集体,尊重他人。在杨院士的团队里,正是由于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育了包括两名科学院院士、一名工程院院士等一大批优秀人才;第四条,理想崇高,自强不息。杨先生说,爱国和骨气是一个真正人才必备的素质。杨院士最后送给大工学生几句话:向前,向前,再向前,大工学子背负祖国的希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一代。

    杨叔子院士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不仅如此,他对中华古典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杨先生一直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交融,从而培育创新精神,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杨院士的报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句句发人深思,他的学识征服了到场的莘莘学子。而更让人感到肃然起敬的是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会中,七十一岁的杨院士一直站着为该校1400余名师生作报告。 报告会结束时,大连理工大学的同学以热烈、持久、真诚的掌声,表达了对杨叔子院士的崇敬和谢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