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片新闻
路甬祥院长一行视察海洋所并作重要讲话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7-21 【字号: 小  中  大   


路甬祥一行参观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郑守仪院士实验室和海洋生物标本馆。



正在出席中国科学院首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中科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视察了中科院海洋所。路甬祥在讲话中强调,要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规模产业化等结合在一起,多样化地适应社会需求,“重要的是要做出实实在在的科学贡献”。



海洋所所长相建海汇报了该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所取得的科研进展。


    本报青岛7月21日讯(记者张其瑶 郑晨曦)正在出席中国科学院首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中科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视察了中科院海洋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研究所在我国近海的水文物理、海洋化学、地质地貌、海洋生物分类区系、生态与资源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的科学成果,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航运、渔业、工程等部门提供了科学资料。先后科学总结和建立了海带、紫菜、中国对虾、贻贝、海湾扇贝等人工养殖原理和方法,直接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三次浪潮”,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学前沿领域,在蓝色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和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四个重点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

    路甬祥一行参观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郑守仪院士实验室和海洋生物标本馆,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

    海洋所所长相建海汇报了该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所取得的科研进展,秦蕴珊院士、张国范研究员、王斌贵研究员等老中青科学家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科研进展,提出了对科研工作的建议。秦蕴珊院士建议要加强复合型人才、技术人才的培养。张国范课题组承担的“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培育与高效养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路甬祥的关注,他表示,应用开发要与研究工作相互促进,在转化和规模化过程中出现的原来在实验室中没有发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总结经验,找到规律,可以反过来促进基础研究发展。创新是由各个环节组成,要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规模产业化等结合在一起,多样化地适应社会需求。“重要的是要做出实实在在的科学贡献”,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际贡献。

    路甬祥强调,今后5至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要翻两番,科技要实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目标,海洋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中科院和海洋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全体海洋所科技人员要继续发扬海洋所传统,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深入地进行战略研究,包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科学技术需求的研究,海洋科学与技术世界前沿态势的研究等,进一步确定优先领域,选择重大的创新目标。要根据这些战略研究的成果,优化研究所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组织创新队伍,引进、培养、造就、优化创新队伍的结构,改革研究所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同时把好的传统与新的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创新文化的建设。

    山东省和青岛市有关领导陪同路甬祥一行视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