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考察团到青海盐湖所东台基地视察工作。

在青海盐湖所党委副书记王芝兰的陪同下,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蒋协助、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副书记项国英一行协同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科学时报社、上海文汇报社记者团到东台基地视察工作,受到基地全体员工的热烈欢迎。
6月20日,青海盐湖所东台基地盐花皑皑、湖光潋滟、彩旗飘飘。
在青海盐湖所党委副书记王芝兰的陪同下,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蒋协助、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副书记项国英一行协同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科学时报社、上海文汇报社记者团到东台基地考察工作,受到基地全体员工的热烈欢迎。
在此期间,蒋协助主任一行对东台基地员工表示了亲切慰问,并听取了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芝兰,副所长兼青海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青生及基地有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最艰苦的研究所之一,也是科学院海拔最高的研究所。东台基地海拔2680米,环境艰苦,地处无人区,方圆数百公里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不毛之地,在这种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的环境下,科研人员能够长期坚持在一线,无私奉献,是盐湖精神的具体体现。
东台基地是在张彭熹、高世扬两位院士的重视下,与1998年开始建设,通过1994年以来的现场前期工作,在自然环境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帐篷到楼房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起来的,在作好10万平方米盐田的基础上放大到4平方公里的盐田。现在承建着“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是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1年11月批准的,是由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主持,青海锂业有限公司承担建设。建设地点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东台吉乃尔盐湖,建设期从2001年至2004年共3年。该项目采用盐田技术、高镁锂比盐湖分离提锂技术、硼酸、硫酸钾制备技术等多项成果的优化组合工艺,建设碳酸锂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形成年产碳酸锂3000吨、硼酸2500吨和硫酸钾25000吨的生产能力。现在水、电、气都已开通,碳酸锂、硫酸钾、硼酸三个车间主体已完工,设备已全部订货,部分设备已到场安装,预计年底前建成试投产。
听完汇报后蒋协助主任表示,中科院党组十分重视西部研究所的工作,今年2月份的院长办公会上,路甬祥院长提出中科院党组组织有关人员到西部考察、学习。他说,听说现场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吃水、吃菜都要到敦煌、格尔木、大柴旦拉,一吨水就要上百元,条件十分艰苦。今天,目睹这里的情况我们十分感动。这次,中科院院办公厅、院工会、京区组织部、宣传部的同志们,协同各大新闻媒体记者组成共30人的考察团到盐湖所东台基地来,其目的在于:中科院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之后,条件有很大改善,但是有些院所科研人员仍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工作,这次考察团“西部行”是亲身体会一下,同时认真学习、了解科研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所做的贡献,给更多的科学家、科研项目以深入的宣传,并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55周年做前期准备。
最后,蒋协助主任一行对基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多年来在基地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了亲切慰问。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并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