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片新闻
欧航局长城照片引发争论中科院遥感所专家到长城实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5-21 【字号: 小  中  大   


远眺长城烽火台(向西)。



长城遗迹(西北向看观测点)。



此图像中的白色条带是河流而非长城。



卫星照片上的长城烽火台。


    5月11日,欧航局的官方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太空中可以看到中国的长城》的文章,并配发了一张卫星照片。照片是普罗巴卫星所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从距离长城600公里的太空中获得的。文章称,当这架相机的精度将长城这一人造工程分解至5平方米,这时在地球轨道的宇航员能用肉眼看见这片大面积的人造奇迹。

    此前,有关在太空中是否能凭肉眼看到长城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欧航局发表的文章迅速成为热点,同时专家的质疑之声不断。专家们的疑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否用肉眼看到长城?欧航局网站所展示太空照片究竟是否长城?许多专家的看法是,宇航员不可能在太空用肉眼看到长城。至于卫星拍摄长城,只要其摄相仪器分辨率够高、定在特殊波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事实上,卫星拍到长城的例子屡见不鲜,如美国的“快鸟”卫星用光学仪器在450公里高空所拍长城照片,城垛、烽火台都清晰可见;而10年前美国宇航局(NASA)用微波手段拍摄的长城图片,不仅能看到地表长城,还可以清楚地显示地下古长城。对于此次被认为是长城的照片地段,中国专家认为,该照片上无明确的地理坐标,无经纬度,所显示的长城图像毫无规则可言,大小、宽度明显不一,而长城的建设遵循严格的标准规格。

    5月19日,时隔8天,欧航局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更正声明,称“长城太空照片”有解释上的错误。照片上被称作是长城的地方,实际上拍到的是流向位于北京东北地区的密云水库的一条河。

    这样一来,原先被认为是长城的地方被彻底否定,那么照片上到底有没有长城呢?宇航员在太空中到底能否用肉眼看到长城呢?

    抱着这样的疑问,5月20日,也就是欧航局发表更正声明的第二天,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人员朱博勤、王为民前往欧航局5月11日公布的“普罗巴” 卫星今年3月25日获取的图像区域实地考察。两位专家表示,此次考察目的在于证实长城遥感识别的实际应用状况。行前,他们对有关长城的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了专题分析和解译判读。

    在山区里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在图像区域内找到了残留长城的遗迹,证实了虽然原先被认为是长城的地方其实是河道,但图像区域内确实有长城存在。接下来的问题是这里的长城能否在欧航局的图片中显示出来。车子开到密云北部一个名为转山子村的位置时,他们看到山顶上巍峨矗立的烽火台,经与图片上解译出的一些不起眼的小黑点进行的比对,遥感所的研究员们对这些烽火台发生了兴趣,决定登到山顶进行一次实际测量再加以确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他们终于在树丛中开出一条道路,来到了这个具当地人讲已经三十多年没人上来过的烽火台。他们在顶峰对照照片辨别了方向后,进行了GPS测量,结果显示此地位于东经116°49′56″,北纬40°37′26″,海拔658米,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该图像所摄区域位于北京密云水库北面;二、在图像中被误判为是长城的白色条带其实是流经密云县石城乡黄峪口、西湾子的一条河流。图像不仅显示了河谷、河滩地,还可看到居民点、梯田等;三、在图像上,也确可看到有长城(边墙)形迹,而且几个烽火台依稀可辨。

    按照欧航局的说法,如果能够在这张图片上看到长城,是否也就同时证明了同一时刻在地球轨道上空的宇航员能用肉眼看见长城?面对记者的提问,遥感所的研究员解释说,由于长城是有规律的线状带,其光谱图像与周围的植被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图片中显示出来的图像要大于实际尺寸,所以能在欧航局的照片中显示出来。至于宇航员能否用肉眼看见长城,两位专家称,除了感官功能、自然条件、轨道因素、平台高度等外,还要有比较高超的识别判读方面的相关技能。“要肯定地说能与否都是错误的,具体的情况还难以证实。”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