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祚庥院士作报告

杨叔子院士作报告 9月9日至11日的教师节期间,何祚庥院士、杨叔子院士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余东升教授在四川内江分别为大学生、教师和政府官员、企业家作了五场“科学与中国”专题报告,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9月9日上午,杨叔子院士向内江师范学院和四川大学的2000余名学生、教师以及省市教委领导作了题为“踏平坎坷,立志成才”的专题报告,在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杨叔子院士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历史典故和自己的感受,向大家传授了四点“成功秘诀”:人生在勤,贵在坚持;深入思考,精力集中;敢于创新,善于总结;尊重别人,依靠集体。报告结束后,杨叔子院士向内江师范学院赠送了自己主编的《中国大学生人文启示录》丛书一套。
9月9日下午,杨叔子院士向省市科委领导、内江市政府官员、中组部2002年“博士服务团”(四川组)成员、省市部分知名企业家1300余人作了题为“科学技术的世纪回眸与趋势――兼谈先进制造技术”的专题报告,介绍了20世纪科技发展现状和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我国2002年十大科技成果,最后杨叔子院士就“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基本手段――制造技术”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报告结束后,杨叔子院士向内江市政府赠送了关于制造业发展的丛书。
9月9日晚,余东升教授在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向内江师院全体院领导和400余名中层干部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教师作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并在报告结束后,就建立内江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点)的事宜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9月10日上午,何祚庥院士向省市教委领导、50余位中学校长、内江师范学院师生1200人作了题为“教育三个面向的反思”的专题报告,针对“经济实力与教育投入的关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与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对科学教育的性质及其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演讲,特别是何祚庥院士提出“教育是第二生产力”的观点,并进行了论证,引起全场共鸣。
9月10日下午,何祚庥院士向内江师范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学生代表2000余人作了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专题报告,何祚庥院士在报告中通过自己人生的几次重大选择和自己在科研中的体会,告诉同学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要结合时代需要、国家需要;做事、做学问的出发点要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为先,通过努力做出成就并得到社会认可就是自己最大的回报;做事、做学问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做出最好的成绩。报告结束后,何祚庥院士还回答了同学的提问,并且愉快地接受了内江师范学院名誉教授的聘书。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在四川内江的五场报告,现场反应热烈,每场报告都要多次被长时间的掌声打断。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内江电视台、内江日报等地方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国强博士在报告会结束时发言:“科学与中国”四川首场活动选择内江这一西部中等城市,体现了国家对西部教育和科技的重视,同时也是内江历史上第一次院士报告,这五场精彩的报告必将对推动地方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