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世界首创解答古气候问题新方法(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3-03-07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承森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化石杜仲定量研究古气候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2003年《美国植物学报》第一期以首篇的显著位置发表(图为古植物化石图片)。


    中新网3月5日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承森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化石杜仲定量研究古气候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2003年《美国植物学报》第一期以首篇的显著位置发表。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李承森等通过对现代杜仲和化石杜仲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定量恢复了山东山旺地区1500万年前的古春季温度范围。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应用现代植物实验数据解决地质时期古气候问题的一个极好实例,是经典之说‘现代是认知过去的钥匙’的例证,更是当前古植物学研究的一个范例,提出了一个解答古气候问题的创新方法。”

    杜仲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贵中药材,也是中国特有的植物类群。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杜仲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将近5000万年的时间,曾经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与北美大陆。在这5000万年里,杜仲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冷,其分布区逐步缩小,最后孑遗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山区。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气候变冷是杜仲分布区缩小的主要原因。因此,杜仲在这5000万年里遗留下的化石标本可以为人们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故事。

    消息说,中国科学家们对现代杜仲和山旺地区1500万年前的化石杜仲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该地区1500万年前的古春季温度变化范围在13℃~20℃,比今天的12.9℃明显高出许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