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模拟图,显示类木行星形成的过程 据英国媒体11月28日报道,利用超级计算机的计算和演示,天文学家们得出结论,一颗新的同木星性质相似的巨型行星的形成只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不是以前认为的几百万年。
以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在恒星形成初期,其外部包围着一圈碟状的宇宙残骸,这些宇宙残骸由宇宙尘埃和气体等物质组成,后来,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这圈碟状的宇宙残骸才逐渐形成了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但是,上周四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一份研究报告称,这些巨大的碟状宇宙残骸,在围绕恒星旋转不了几圈后就会分裂,而破裂后的物质开始迅速聚合在一起,并把气体牵引过去,从而形成了像木星那样外围围绕气体的巨大行星。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类木行星的形成过程都会经历这样的早期阶段,否则,宇宙气体和尘埃就会被来自附近恒星的引力拉走并消散。
华盛顿大学的天文学家托马斯·奎因在接受电话采访中说:“这种理论也就是说,像木星这样巨大的气体行星,如果不能迅速形成,就不可能再形成了。”
最近关于太阳系以外类木行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