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王如松院士:在科学轨道上建设生态文明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 谭怡 史冬柏 发布时间:2012-12-04 【字号: 小  中  大   

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的融贯关系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贡献。近日,记者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特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对十八大报告进行深入解读。

“合纵连横”融贯生态

辽宁日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突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您怎样理解十八大报告的这一大亮点?

王如松:听了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我特别激动和振奋。整个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科学发展的信心。报告中有39次提到“生态”,15次提到“生态文明”。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

从党的十六大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的“五位一体”,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升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但是,在这“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并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的内涵从过去只注意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科学前沿的人类生态、社会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把所有的目标相融贯,从而使五个建设具有了高度的统一性和内在的一致性。

当然,要真正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去,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锐意绿色发展,凝炼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绿韵红脉”认知生态

辽宁日报:生态文明这个提法,自十七大时就已经有了,现在更是全民热议,但往往“熟知非真知”。您如何定义和理解生态及生态文明?

王如松:现在全社会都在讲生态。什么是生态?有人认为生态就是生物,有人说生态就是天蓝、地绿、水清,应该说都不准确。生态文明的生态,实际上是人的生态。我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绿韵”与“红脉”之间的关联。 “绿韵”是光合作用赋予的生命力。植物大都是绿色的,自然的本色是绿,生命的活力表现在绿,人们都喜欢绿,人类活动的基础就是绿。还有“红”,人和高级动物的血液都是红的,人类社会能源开发利用的做功过程和热耗散表现出的是红色。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全球环境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在遥感图上也呈现一片红色。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都是“绿韵”与“红脉”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的缘故。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景观,运筹绿色社会,传承绿色文化,其实就是要协调“绿韵”与“红脉”的耦合关系。

生态二字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生态的“生”,就是开拓竞生、整合共生、循环再生和适应自生;“态”,就是物态谐和、事态祥和、心态平和、智态悟和。这里的悟是指人们的智慧思考。所以生态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为,心和文化。

那么生态文明呢? “文”,就是指人(包括个体人与群体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纹理、脉络或规律,是一种时间、空间的生态关联。 “明”,是指从暗向亮,从愚昧向睿智的开化、教化和进化过程。生态文明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自然、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智慧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把这四个文明抓好,也就把生态文明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去了。

“体用纲常”品味生态

辽宁日报:十八大报告从优化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大保护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具体部署生态建设,其中蕴含了哪些深意?

王如松:报告运用生态的、系统的、文化的视野和方法,从四个方面部署生态建设方略,体现了“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整体论思想。

首先,人类社会以环境为本底,包括五大基本生态因子:水、土、气、生、矿。水是水资源、水环境;土是土壤、土地;气包括气候资源、空气以及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热耗散导致的气候变化、大气运动等;生即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矿就是人类从地球表层开发出来的大量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有宏量和微量元素,进入人类消费系统,为人所利用或抛弃。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五个基本生态因子组成“环境为体”。

其次,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能力。人在了解自然规律以后,可以顺应自然规律、调节生态关系、培育生命活力、建设生态环境,以从自然获得更好的生态服务。人善于把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利用起来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就叫“经济为用”。

再次,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单元都是一类既有自然本底,也有经济活动,还有社会管理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认识、管理和改造自然支撑子系统、经济代谢子系统和社会调控子系统内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等方面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关系,实现绿韵红脉高效和谐的耦合,这就叫“生态为纲”。

最后,人类社会以人的知识、体制、文化为主导来调控自然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人与环境相磨合的文化演变,积累经验和智慧,从中获取资源、改变环境、调节生态,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由必然向自由的文明进化。自由的发展加上必然的约束,成为生态文明的“自然”,这就叫“文化为常”。

“四生合一”构筑生态

辽宁日报:结合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和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全球生态安全问题?

王如松:原始文明以采摘狩猎为特征,以发明用火和金属工具为标志,是一种自生式的社会形态;农业文明以种植养殖为特征,以发明灌溉和施肥育种为标志,是一种再生式的社会形态;工业文明以市场经济为特征,以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和机械化工产品为标志,是一种竞生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以社会公平与生态和谐为理想,以社会公德和行政管理为手段,是一种共生式的社会形态。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小农经济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是,依赖以上任何一种机制单独运行的社会都不是可持续的,也解决不了复杂的生态危机问题。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到全球生态安全,有8处提到全球问题,体现了中国以世界安全为己任的大国风范。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及以环境病加剧、适应力降低、人口超集聚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等三大生态风险。 “大敌”当前,传统农耕文明封闭保守、无能为力,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更是回天乏术、望洋兴叹。唯有“四生合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才有希望担负起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集自生、再生、竞生、共生四重功能为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其核心就是要把这“四生”机制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人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建设中去,实现人和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将自生、再生、竞生、共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努力构建的高级社会形态。

“一以贯之”建设生态

辽宁日报:发挥生态价值,建设生态文明,我们该有哪些应对策略,侧重点在哪里?

王如松: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改善物质生活、遵循市场经济的竞生和自生机制上,而共生与再生观却相对薄弱,利他、爱他之心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心态文明,让雷锋精神返回社会。心态文明是人对待和处理其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精神境界,包括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要在这些方面多多给予正面引导和社会关注。

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需要适宜的切入点。传统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基本上是链式产业,在这种产业生态关系中,每一个企业都设法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管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污染。未来的生态文明要把传统的资源耗竭型工业变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兴生态产业。这就要求我们从过程上、结构上、功能上去改变产业生态关系,促进增长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学习、实践十八大精神,我们就要像报告中号召的那样,“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中去,实现以下四个“一”:一是道法自然、绿韵红脉、天人合一的“一”,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生产高效、生活适宜、生态美丽三生融一的“一”,即发展是硬道理,包括经济、环境和人的综合发展;三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归一的“一”,即城乡一体化;四是合纵连横、潜移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一”,即一以贯之地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