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刘旭院士:以园区为载体探索农业现代化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高长安 发布时间:2012-09-01 【字号: 小  中  大   

“转变中国农业园区发展方式,促进园区增效、农民增收、区域现代农业科学发展,以园区为实验载体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将是未来农业园区发展的重要目标。”8月26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研究员说。

农业园区正处转折时期

“1994年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农业科技园区——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各省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陆续建成,各类农业园区大量涌现。”刘旭介绍说。

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园区30000多家,其中农业科技园区5000多家,有7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000多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000多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

刘旭说,这些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应用;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培育了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农户增收。

刘旭认为,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现代化探索的载体,尽管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政策滞后、管理不健全,投入少、后劲不足,企业少、品牌不响,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现阶段农业园区总体上发展到了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类型创新到标准创建、综合示范向特色产业发展、政府引导向企业化经营转变的转折时期。”刘旭说。

刘旭说,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先进设施进行装备、科学规划创新管理、各类人才按需培养将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刘旭建议,要有计划地建设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批农业产业园、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等。与此同时,由河北牵头会商京津两市,在廊坊建设一个有现代农业园区内容的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实验区。

科学发展路径何在

在谈到我国农业园区科学发展的对策时,刘旭表示,要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分类建设核心示范园区;强化园区项目推进,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加强经营,创新管理;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分类指导,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设施农业与大田生产基地并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服务功能。

刘旭认为,应该依据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区域发展重点,按照“聚焦特色,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形成规模”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一业一策,做大做强一批园区,并通过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带动,加快建设一批高效农业核心产业基地和农业园区,并依托基地和园区,不断放大优势特色产业。

“要不断强化园区项目推进,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刘旭说,在已经建好并投入运营的农业园区,还要加强营销策略,创新管理方法。

“重点扶持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刘旭认为,应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植一批科技型创新园区,使之成为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以项目形式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攻关,着力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的研发和孵化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现代农业园区自我发展能力。

“园区传统的功能主要是生产功能和示范功能,今后将以此为基础,逐步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联动,使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要对区域内农业园区分清经营类型、主管部门、所有制性质,以利于分类指导。”刘旭说,对不同功能定位的农业园区进行分类扶持,形成多元投融资机制。

近年来,各类农业园区在投资机制上,通过利用各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基本形成政府投资、外商投资、园区自筹、银行贷款的投资体制。融资渠道越来越宽,融资数量越来越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园区的良性发展。

“农业园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济组织,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在农业园区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积极介入并大力支持十分必要和重要。但从长远看,政府必须逐步从中退出,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农业园区,在该领域发展壮大,增强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刘旭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