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胡凯衡研究员、葛永刚副研究员和陈兴长博士组成的专家组在完成对红石岩堰塞湖和王家坡滑坡的现场调查后,继续对鲁甸震区龙头山镇周围、昭巧公路沿线的次生灾害进行了调查,初步摸清了地震Ⅸ度区次生灾害的类型、分布以及危害方式,为震中次生山地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专家组重点调查了此次地震的特大次生灾害——龙头山镇甘家寨滑坡,现场勘查了滑坡的范围、规模、滑床和滑体结构等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的成因与动力过程,解析了滑坡与断层活动的关系。根据现场调查和分析,专家组初步认为甘家寨堆积台地位于一走滑断层上盘,地震时受到断层推压而形成该特大型滑坡。
专家组在此基础上现场采集了滑坡体土样,为进一步分析滑坡形成机理提供了基本数据,为系统研究震后次生灾害特征与规律及灾害预防奠定了基础。

专家组开展昭巧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调查

专家组对甘家寨滑坡进行重点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