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对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简称“上海设施”)进行了工艺验收。
工艺验收专家组由饶子和院士、陈赛娟院士、郭爱克院士、邓子新院士等13位专家组成,饶子和任组长并主持会。
会上,项目主管部门中科院条财局副局长潘锋首先介绍了上海设施验收的总体步骤及要求并宣读了专家名单。建设法人单位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表示,希望上海设施尽快正式投入运行,发挥大科学装置的作用,提升中国蛋白质科学研究水平,使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在国际竞争中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
随后,专家组听取了上海生科院副院长倪福弟的项目工程建设情况报告、总工艺师/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雷鸣的项目工艺报告和中国科技大学滕脉坤教授代表工艺测试组提交的工艺测试情况报告,审阅了相关文件并进行了现场考察。
经过认真、深入地讨论,专家组确认了工艺测试组提交的工艺测试报告,并一致认为:项目建成了以各种大型科学仪器和先进技术集成为核心的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包括高通量、高精度、规模化蛋白质制备与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等大型装备,实现了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化、通量化和信息化。上海设施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概算报告的性能指标,可满足用户需求。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工艺验收。
专家评议结束后,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巡视员刘艳荣对上海设施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在之后的工作中应重视用户需求和意见,提高国家大科学装置的设备利用率,为国内外科学家提供优质的研究平台,有效利用运行经费有计划地开展科研课题,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对蛋白质药物的研发、蛋白质结构分析等做出应有的贡献。她希望可以利用国际一流的先进设施,结合我国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在此平台上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使我国蛋白质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上海设施工艺验收的通过为随后的基建、设备、财务、档案等专业组验收及国家的总体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