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宇宙结构起源——从银河系的精细刻画到深场宇宙的统计描述”(以下简称宇宙结构起源)启动暨2014年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总部召开。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副秘书长吴建国出席会议。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许瑞明和副局长黄敏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专项依托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学术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项成员和专项管理办公室成员等90余人参加了会议。
许瑞明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部署实施概况,回顾了宇宙结构起源专项的立项历程,强调专项成员应该把握资源,在宇宙起源方面作出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随后,专项领衔科学家毛淑德全面介绍了专项的背景意义、科学目标、技术路线、年度计划和组织管理框架,各项目负责人分别报告了项目实施方案以及2014年工作计划,专项办公室汇报了专项的管理实施方案和财务管理方案。会上,参会专家和与会领导、专项成员就专项的定位及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表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作为专项依托单位,将对专项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全力保障专项的实施。吴建国从财务角度对专项提出了合理规范经费管理、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合理聚焦科学目标三方面的要求。
丁仲礼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专项的定位“聚焦科学前沿,产出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他指出,专项部署要整合资源,瞄准重大产出;在管理中充分发挥领衔科学家的集中管理、调控作用,同时发扬民主。专项应立足于长远,合理统筹近期、中期\远期的科学目标和工作安排,获得稳定、滚动的长远支持。最后,丁仲礼预祝专项顺利实施并取得重大成果。
专项启动后,在专项咨询委员会和专家组的主持下,由专项各项目下设课题的负责人报告了各课题2014年的工作计划和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这为2014年专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