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长沙召开的2013年湖南省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猪氨基酸营养功能的基础研究”荣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亚热带所副所长谭支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反刍家畜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猪氨基酸营养功能的基础研究成果丰富了猪的氨基酸营养代谢、沉积和繁殖生理调控理论,促进了肠道氨基酸高效利用、肉品质调控与繁殖生理健康调控等技术的研发以及氨基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同时,该研究成果可为婴幼儿肠道发育、人类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人类宫内发育迟缓等研究提供参考,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 “通过多学科交叉和方法创新,对动物肠道氨基酸吸收与转运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深入研究氨基酸的营养代谢提供了支撑”,整体上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在精氨酸和谷氨酸的营养机制研究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反刍家畜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运用动物营养学与动物生理学原理,建立了肉用反刍动物饲料有效纤维需要量评价方法、反刍动物肠道内源氮与内源磷排泄及饲料氮与磷真消化率的氨基酸库及多元回归测定方法;研制了具有在线监测功能的模拟瘤胃体外发酵系统,改进了粗饲料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反刍动物肝细胞原代培养和瘤胃上皮细胞培养等5个关键技术体系。
该项研究共发表论文17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8篇;申请专利13项,授权专利6项。相关产品已在湖南天华牧业、湖南亚华乳业、浙江科盛饲料公司、内蒙古奶联公司、西安乐民公司和新希望集团等9个省、市、区28家企业推广应用,新增产值54.6亿元,新增利润10.9亿元,新增利税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