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在重庆召开了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控制试验示范”(简称三峡项目)2014年度工作会议,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国务院三峡办水库司、重庆市水务局、重庆市环保局、中科院重庆智能院三峡所、成都山地所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项目组科研骨干和研究生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山地所副所长文安邦研究员主持。
三峡项目首席科学家贺秀斌研究员围绕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农业面源污染与减控、消落带土壤侵蚀与植被恢复等领域,详细汇报了重点科研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成果,并对2014年重点工作计划和“十三五”科研设想进行了介绍。
专家组认为,“三峡项目”实施以来,建设了较完善的观测试验研究平台,基础研究工作扎实,在坡耕地水土流失机理与水土保持技术研发、小流域农业面源致污机理与减控技术体系和消落带植被品种选育与生态恢复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控制和消落带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希望项目组立足三峡库区,进一步加强技术规程制定、成果推介和推广应用。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