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主持。2012-2013年期间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的院属期刊主办单位领导,以及国家科学图书馆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周德进介绍了中科院科技期刊近期工作进展与思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宣明分别介绍了主办单位推动所属期刊学术质量提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介绍了中科院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期刊相关部分,下同)预研进展。
与会人员就研究所支持期刊国际化发展、院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等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研究所作为期刊主办单位要充分发挥办刊主体作用,在学术、人才、条件环境及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期刊的扶持力度,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同时,可在周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研究提出院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切入点,适时在院内进行期刊试点建设,条件成熟时在全院推开,努力争取国家层面的投入和支持。
李静海在总结讲话中,在对各研究所推动扶持期刊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和机遇。在挑战方面突出体现在:一是我国科技期刊目前国际影响力仍偏低,难以有效确保我国科研成果的首发权,此外在期刊国际合作出版中也缺乏主导权;二是由于当前国内部分科研院所在科研绩效评价中对SCI的不当使用,相当数量的我国高水平论文流向国际期刊,致使我国科技期刊缺乏优秀稿源,国际影响力提升举步维艰;三是由于我国科技期刊以及相应平台在国际竞争中尚处于弱势,如不及时应对,提出有效措施,我国可能丧失一个潜在的知识服务产业。同时,知识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中科院科技期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科院应以期刊作为切入点,研究探索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可能性及建设模式,推动知识服务体系与科研创新体系的嵌入和融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最后,李静海要求,各研究所负责人要提高认识,站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转变办刊理念,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期刊工作。一是要坚持期刊国际化,切实推动期刊编委、编辑、稿源的国际化;二是积极探索期刊市场化发展新机制,注重提升期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适时推动期刊集群化发展,整合中科院各研究所期刊资源,为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奠定基础;四是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期刊领军人才的引进工作;五是结合研究所及所属期刊发展实际,适时出台推动期刊学术质量提升的扶持政策。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