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领导活动
潘教峰调研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和全程机械化创新型玉米新品种研发中心
  文章来源:长春分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09-29 【字号: 小  中  大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潘教峰到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调研,参观了相关试验区和示范区,对大安站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其未来发展与科技示范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

大安站站长梁正伟作了工作报告,介绍了大安站建站意义与基本定位、总体目标、长期观测试验、研究进展与主要创新成果、国内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生态农业重大项目总体设计以及大安站未来发展规划等。杨福研究员就东北地理所自主培育出的耐盐碱超高产水稻新品种“东稻4号”特征特性及推广情况作了汇报。

潘教峰一行参观了高产配套关键技术研发试验区、水稻品种选育试验区、苏打盐碱地定位改良与水分管理试验小区、植物种质资源及羊草移栽克隆恢复技术核心试验区、风沙土改良核心示范区、生态农业园区重度盐碱地风沙土改良示范区和“东稻4号”万亩示范区。潘教峰高度肯定了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的建设与野外科学试验取得的可喜成果。他指出,大安站科研人员扎根基层,不畏艰苦,开展长期试验研究与示范,经过10年的积累,已形成了很好的基础,成果显著,在碱地植被恢复、水稻抗逆高产育种与栽培模式、苏打盐碱地改良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成果,并且开展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广,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学院服务区域发展的精神,应当好好坚持下去。

潘教峰建议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与归纳已有的长期试验数据和现有成果,为国家献计献策,为振兴区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紧紧围绕解决区域农业重大问题,充分利用、集成院内外已有的技术成果,建立综合农业示范平台,加大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为东北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他希望大安站密切结合吉林省西部的特殊资源和环境,充分发挥中科院对地方的科技支撑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使地方政府满意、百姓受惠。

白城市副市长刘红霞高度评价了大安站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就今后进一步加强院地合作交换了意见,希望更有效地利用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这个平台,全力推动耐盐碱高产新品种“东稻4号”、盐碱地高效改良技术等成果在吉林西部盐碱地水田开发中的应用。

9月28日,潘教峰一行来到吉林省农安县,考察了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吉林省金庆种业共建的“全程机械化创新型玉米新品种研发中心”。

在全程机械化创新型玉米新品种研发中心汇报会上,遗传发育所陈化榜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玉米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汇报了玉米品种创新的研究进展。陈化榜陪同考察组对玉米育种基地和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并重点介绍了新品种“金庆707”与“郑单958”和“先玉335”等品种的在高产、高品质、抗逆、抗倒伏、脱水和机械化收割等方面的对比情况。

潘教峰对“全程机械化创新型玉米新品种研发中心”的建设和研发给予认可。他指出,科研人员及时发现、总结由玉米育种到收割整个过程的科技问题并通过协同创新来解决问题,是推进中科院玉米新品种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途径。他希望遗传发育所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快推动项目研发及产业化进程。

据了解,农安县领导对该创新品种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予期望,希望中科院的新品种在打破国外大型种子集团对国内种业垄断的同时,能在提高地方种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王利祥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察看大安站示范田

考察全程机械化创新型玉米新品种研发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