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自然子刊综览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王丹红 发布时间:2010-08-19 【字号: 小  中  大   

《自然—神经科学》促进小鼠脊柱再生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基因工程抑制或去除小鼠受伤神经细胞中的一种特殊酶,成体哺乳类动物体内阻止早期神经纤维的制动器可以被解除。新成果发表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表明以这些酶为靶标也许有助于受伤脊柱的治疗。

在对脊柱受伤模式小鼠的研究中,Zhigang He和同事发现,在受伤成体小鼠皮质脊髓前侧束的神经细胞中,生长促进酶mTOR的水平非常低。通过基因工程阻断这种酶的调节剂PTEN酶,在增强mTOR的活性的同时,也增加未受影响的神经纤维的生长以及受伤神经纤维的再生能力和连接能力。

通过再生神经纤维形成的新连接能否恢复原有功能或提高其行动能力?新方法是否在人体身上发挥作用?作者目前尚未进行过这类实验。然而,新工作表明,在成体小鼠的神经中以限制mTOR活性的调控机制为靶标,也许有益于受伤脊柱的治疗。

《自然—遗传学》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关的遗传变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因脑膜炎奈瑟氏细菌感染而发生,这种疾病在青年人中更为普遍,如果没有接受治疗,则有很高的死亡率。现在,研究人员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报告,他们发现了与这种疾病的易患性相关的遗传变异。

Sonia Davila和同事合作,对来自英国的475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进行泛基因组相关性分析,之后又对另外两组来自西欧和南欧的患者进行了类似分析。他们鉴别出与宿主易患性相关的一个包括CFH在内的基因区域,CFH基因是替代补充通道的一种调节者,这种通道是天生免疫反应的一部分。CFH与脑膜炎奈瑟氏细菌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自然—遗传学》与肺结核相关的遗传变异

通过一组非洲人群的泛基因组相关性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肺结核易患性相关的遗传变异,新成果发表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

全球每年有900万人罹患肺结核,大约130万人死于这种流行病。肺结核在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和亚洲东南部是最严重的疾病。Adrian Hill实施了针对肺结核的泛基因组相关性研究,1.1425万受试者分别来自加纳和冈比亚,他们被鉴别出与肺结核发展相关的单个基因区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