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自然》子刊综览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06-28 【字号: 小  中  大   

《自然—医学》

肝脏的生长

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无细胞支架,可用于生长移植用肝脏,新成果发表在6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医学》期刊上。这些结果提供了一种原则性证明,证明创建一种可用于肝脏疾病治疗的移植用肝脏支架的可能性。

对严重的肝脏疾病来说,肝脏移植是唯一一种适合的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短缺却常常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尽管肝脏细胞能够通过培育生长,但是,限制源于培育细胞的转基因肝脏的一个技术挑战是:如何将氧气和营养成分输送到整个器官。

Korkut Uygun和同事合作,报告了一种从无细胞肝脏基质中创建小鼠移植肝脏支架的新方法。将细胞从肝脏基质中除去并保存原生血管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再将成体肝脏细胞“播种”在基质上,从而使得细胞能在其上有效地生长。这些再度生长的基质同正常的肝脏一样支持了肝脏功能。这些转基因工程肝脏也可移植到小鼠体内,支持肝脏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自然—材料学》

液晶凝胶与活细胞

在6月在线出版的《自然—材料学》期刊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生产凝胶和可与活细胞亲和的面条状线条的方法。新结果表明,有望将这些系统作为细胞脚手架,成为身体内如心脏和脊柱上长期的信号传导系统。

Samuel Stupp和同事合作,将缩氨酸悬架加热使之形成二维的平坦薄片,薄片在冷却时会断裂成液晶。如果这种液晶被细胞混合,并被放入盐溶液中,在封装细胞内形成了由有序纤维形成的面条状线条。这些类型的凝胶只有通过热途径才能形成,而且,与现存的制造人工有序纤维相比,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可损害活细胞的高度机械化或电子过程。

这个研究团队还指出,伴随封装心肌细胞的线条能在整个结构中传导电信号,表明在身体的许多主要器官中,这种方法可用于作为长期信号传导之用的细胞支架的创建。

《自然—地球科学》

海下冰川洞穴在融化

南极洲西部的松岛冰河是一个海底山脊的基底,然而,研究人员发现,最近几十年里,温暖的海水流过山脊与冰川之间的间隙,让间隙越来越宽,新成果发表在6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松岛冰河的这种变化是冰川潜在的不稳定和永久性后退的一部分,将会影响南极洲西部冰原可能出现的大范围崩溃。

Adrian Jenkins和同事合作,将一只自动海下汽车送入松岛冰川附近海域冰架下的洞穴中,对海洋和海底进行测量。他们发现了温暖的海水流过冰架并融化冰川的证据。结果是松岛冰川“接地线”的后退,所谓的接地线是冰川底部与海水最初接触的位置,接地线的消退会引起冰川的崩塌。

《自然—化学生物学》

一种新的癌症抑制剂

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是一种前幸存蛋白质,现在,研究人员鉴别出一种能选择性抑制MCL-1的新“闭合肽”,它能刺激癌细胞模拟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细胞凋亡过程,为抑制细胞中的MCL-1提供了一种新工具,并有可能成为开发治疗MCL-1调控的癌症或化学治疗阻抗新方法的新基础。新成果发表在6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

通过频繁表达抗凋亡蛋白质,癌细胞因此让自己永存不朽。特别是因与多种癌症和化学治疗抗阻性有联系,MCL-1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靶标。Loren Walensky和同事报告,他们鉴别出第一个细胞穿膜肽和MCL-1抑制剂,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功能证实。他们进一步发现,这种闭合肽能刺激白血病细胞株进入一个细胞内的凋亡通道TRAIL。

《自然—地球科学》

灾难性洪水快速形成峡谷

研究人员在6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报告,2002年,得克萨斯州一座人工泄洪的大坝导致了大规模的洪水,并在3天后塑造出一座7米深的峡谷——峡谷湖。新成果与以前理解的美国大峡谷的形成过程相反。以前的研究认为,美国的大峡谷是经过河水几百万年的冲刷塑造而成的。

Michael Lamb和同事合作,利用这次罕见的机会分析了深峡谷湖的快速形成过程。他们采用空中拍摄、地形分析和泄洪量与速度的测量,证明了这一过程中的侵蚀事实。

新结果为深入理解古代地球和火星上的超级大洪水事件形成深山峡谷的过程提供了新思路。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