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蟑螂控制群体行为
一项新研究在一个标准的群体行为实验中用机器蟑螂控制了一群混合蟑螂。虽然这类行为在从昆虫到脊椎动物的活群体中曾被观察到,但是这项研究显示,自动控制装置能被用来研究和控制群体行为。Jose Halloy和欧洲的同事报告说,他们用的自动控制装置与蟑螂大小差不多,但形状与蟑螂不同,只是涂上了自然蟑螂的气味。在实验中,自动控制装置和蟑螂一起决定躲避处的选择。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了集体决策过程,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躲避处,与蟑螂自己的选择不一样。
飓风“卡特里娜”给树带来的损失
研究人员估计,飓风“卡特里娜”造成了大约3.2亿棵大树的死亡或严重结构损坏,这使美国南部地区的土壤从大气中吸收碳的能力大为下降。飓风和其他干扰能影响地表作为碳汇的潜力,因为死掉的植物在腐烂时将碳释放到大气中,同时成熟植被被更小、更新的植物取代。Jeffrey Q. Chambers和同事分析了飓风前后拍摄的卫星图像,从中寻找绿色植被、树木、地表凋落物以及其他物质的变化,从而测量出卡特里娜的碳影响。他们在本期一篇简报中推测,如果气候变暖导致更多的极端事件和更高的风暴强度,这给森林的树木带来的损失也许将进一步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
大脑不同区域轮流参与脊髓损伤愈合
科学家报告说,在灵长类动物愈合脊髓损伤时,不同的恢复阶段有不同的大脑区域参与愈合。确定参与愈合的区域可能改善人类脊髓损伤的修复,而且可能提供更好的脊髓损伤后恢复时间的诊断。研究人员观察了5只猕猴的恢复过程,这些猴子的主要下行传导束从运动皮层到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Yukio Nishimura 与日本和瑞典的共同作者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 scan)和可逆药物失活,观察了这些人类近亲受到损害的握指技能的恢复过程。他们看到,在手术后的愈合阶段,不同的大脑皮层区域与神经网相互作用。所有的猕猴在1到3个月中恢复了功能。研究人员提出,在早期恢复阶段,大脑用现有的系统,然后不断地用其他皮层系统来补充以形成更好的控制和稳定性,他们认为即使某个具体神经传导束受到破坏,其功能也可以被间接的路径取代。
基因随机删除父母一方的贡献
虽然我们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贡献的染色体,但是生物学家发现,在他们研究的基因中,5%以上的基因通过一个叫随机单等位表达事件,将来自一方的基因随机地关闭(或失活)。在个体内,有些细胞关闭来自父亲的贡献,另一些细胞关闭来自母亲的贡献。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一个家庭中,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对疾病包括遗传疾病易感,或者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对药物治疗的响应不同,这个问题对研究人员一直是个谜。生物学家Alexander Gimelbrant和共同作者预料他们会找到少量这种随机关闭的基因,但是当他们用基因组范围方法研究包括组织细胞中的4000个人类基因时,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至少300个单等位表达基因。在他们的研究之前,人们已经知道3类单等位基因的存在,包括编码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气味受体以及白细胞介素的基因。由于随机失活的存在,即使是同卵孪生子也不完全相同。Rolf Ohlsson在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中讨论了这些发现。
(郝炘/译,详细内容见www.scienc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