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传学》线粒体DNA与帕金森氏症
两篇发表在5月出版的《自然—遗传学》上的论文指出:证据表明线粒体中DNA分子的损伤与老化和帕金森氏症有关。
新研究表明,线粒体DNA中的缺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堆积,与此同时,在帕金森氏症患者大脑产生神经细胞的多巴胺中,也有高水平的线粒体DNA缺失。
Konstantin Khrapko和同事发现,在老化的大脑中,产生神经细胞的多巴胺中有高水平的线粒体DNA缺失,线粒体DNA的缺失与线粒体功能的丧失有关。在相关的一项研究中,Douglas Turnbull和同事也表明,在老化的大脑和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大脑中,神经细胞均有高水平的线粒体DNA缺失。
自然—生物技术》高级探测器应对生物恐怖
霍乱或肉毒杆菌毒素在生物恐怖袭击期间可用于污染食物和饮用水。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探测器,其灵敏度比目前用于探测痕量霍乱或肉毒杆菌毒素的最好设备高出1000多倍,而且新探测器可在3个小时内得出结果。新研究结果发表在5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上。
在目前生物毒素探测领域,最好和最灵敏的方法是将基因扩增技术(PCR)与敏锐的专一采样技术结合起来的技术。基因扩增技术因其大规模扩大取自犯罪现场的DNA痕迹的能力而著名,而专一采样技术则能在抗体的帮助下将特定生物毒素从牛奶般复杂的样品中提取出来。
为了提高这种方法的灵敏度,Jeffrey Mason和同事将60种分子打包,让PCR进入一种被称为脂质体的小油滴中,这种脂质体配置有毒素受体。在探测过程中毒素与受体结合,脂质体随后破裂,释放出的PCR启动分子将信号扩大,从而得以探测以前难以察觉的生物毒素。
新方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还避免了探测试验中对动物的使用,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探测肉毒杆菌毒素时要使用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