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自然》子刊综览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15 【字号: 小  中  大   

《自然—纳米技术》:公众如何看待纳米技术

公众如何看待纳米技术的利弊得失?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期刊上,三篇文章探讨了这个问题。

有关纳米技术的民意调查显示,在熟悉纳米技术的人群中,只有少部分人对之持赞成态度,这一结论让许多人推测,随着公众对纳米的认识度增加,他们会支持这种新技术。然而,Dan Kahan和同事的实验并不支持这种“熟悉性假设”,他们发现有一种类型的人,他们对纳米技术信息的寻找以及作出的反应取决于文化因素。当面临平衡的信息时,赞成商业价值的人倾向于认为这种技术利大于弊,这些人很可能已经很熟悉纳米技术了,与此同时,反对商业价值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这种技术的弊大于利。

在第二篇论文中,Dietram Scheufele和同事作了一项有趣的分析,他们在美国和欧洲对比了宗教信仰对人们在纳米技术态度上的不同影响。他们发现在奥地利、爱尔兰、意大利和美国这种普遍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人们明显在道德上难以接受纳米技术的使用,与其他更世俗的国家中人们的反应相反,这些国家包括丹麦、法国、德国和瑞典。在美国国内,他们也在有宗教信仰和无宗教信仰之间的人群中发现了类似的差异。

在第三篇论文中,Nick Pidgeon和合作者利用在美国和英国的工作论坛,对比了人们在能量和健康应用上对纳米技术的不同态度。这种工作论坛允许研究人员在比民意调查更为细致的基础上,分析人们对新技术的反应。在这两个国家中,他们发现论坛的参与者倾向于关注“利”而不是“弊”;相比较于健康和人类质量的提升,纳米技术在能量的应用上受到更多的正面关注。

《自然—遗传学》:褪黑激素与II型糖尿病风险

褪黑素是松果体产生且来自血清素的一种激素,能刺激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表皮颜色的变化,能调节生命体的生物钟。最近,三项研究表明,负责编码褪黑激素受体的基因变异增加了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新结果发表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这是第一次从人体中获得的遗传证据,表明褪黑素与II型糖尿病间的关系。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褪黑素能调节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胰岛素的水平会随着这种循环而变化,并在夜间降到最低。以前的证据将生理节奏的紊乱与糖尿病联系起来,新研究提供了一种遗传关联性。

与血糖水平的基因变异构成了II型糖尿病的风险,为了鉴别这些变异,研究小组收集了以前数种泛基因相关性研究的数据。Gonalo Abecasis报告了MTNR1B中的一种变异,该基因负责编码两个人类褪黑素受体中的一个,这种变异增加了血糖水平增加和II型糖尿病的风险。

Philippe Froguel和同事在MTNR1B附近报告了另一种类似的结果。Leif Groop领导的第三个小组确证了这种遗传结果。他们还报告说,携带MTNR1B变异风险的个体在生产胰岛素细胞的胰腺上增加了MTNR1B的表达,褪黑素抑制了胰岛素从胰腺细胞上的释放。

这三项研究均表明,通过褪黑素对胰岛素分泌的直接影响,至少一种褪黑素受体上遗传的变异就会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

《自然—细胞生物学》:减少心脏伤痕

心脏病发作后,心脏中会形成一种影响心脏功能恢复的额外疤痕组织。研究人员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细胞生物学》期刊上报告,他们鉴别出一种控制这种疤痕组织生长的过程,阻止这种过程将有助于提高受伤心脏的功能恢复能力。

心脏病发作也称为心肌梗塞,世界范围内13%的死亡由此产生,这也是发达国家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Thomas Sato和合作者研究了一种负责编码蛋白质sFRP2的小鼠基因,这种基因负面调节了青蛙和鱼胚胎发育中的一种关键酶的活性。骨胶原是出现在疤痕组织中的一种主要成分,他们发现在小鼠体内,sFRP2提高了断裂骨胶原前体中同一种酶的活性。在额外疤痕的形成中,骨胶原的形成依赖于这种前体蛋白质的断裂。因此,sFRP2提高了骨胶原在疤痕组织中的沉积,阻碍了心脏功能的恢复。

他们在论文中指出,与正常小鼠相比,没有携带sFRP2基因的小鼠在心脏受伤后形成的疤痕组织更少了,心脏功能的恢复也提高了,表明在心肌梗塞发生后,抑制sFRP2也许是一种控制额外疤痕、提高心脏功能的新方法。

《自然—神经科学》:让听力缺陷患者清楚辨音

实验显示,经过训练,有听力缺陷的老鼠战胜了声音辨识的问题,过去的大胆推测如今成为现实。研究人员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报告说,这些小鼠已经能够从背景噪声中辨别出目标声音,神经细胞的保真度提高。

在从背景噪声中辨别出特定讲话声的过程中,时间加工能力或时间分辨力至关重要。科学家们之前认为,时间加工能力缺陷会推迟并损害孩子的语言发育,阅读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以前的研究指出,训练可以提高影响时间加工能力的神经细胞反应,但这些试验都是在未受伤害的成年中进行的。Xiaoming Zhou和Michael Merzenich想看看这种训练是否会改变发育中的受伤老鼠的神经反应。他们发现,由于在不正常环境中成长而导致脑皮层反应减少的老鼠,训练会提高它们在多种背景噪音中辨别目标声音的能力,并伴随着皮层神经细胞反应时间保真度的提高,这种能力在训练停止后两个月都得以保持。

以人类而言,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儿童的时间处理能力是成功的,因为这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编码听力信息。新研究显示,在与时间处理过程相关的区域中进行的行为训练影响了听力反应。

《自然—地球科学》:陨星冲击可能促成地球生命繁衍

研究人员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报告,最普通陨星的坠落对早期海洋的冲撞可能促成了生命所需复杂有机物的产生。

尽管许多生命最初的组成元素出现在早期的地球上,但科学家们并不清楚这些成分如何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生命的基本构件。Yoshihiro Furukawa和同事用发射枪模拟铁离子和含碳陨星进入水和氨混合物的情形,以模仿地球早期海洋中的化学反应。在高速冲撞后,研究小组获得了包括简单氨基酸在内的有机分子混合物。

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在地球早期频繁发生的陨星撞击事件也许帮助了构成生命基础的复杂有机分子的出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