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5月2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5-14 【字号: 小  中  大   


    用于HIV研究的稀有植物化合物

    人们希望创制一种可帮助将HIV从其隐藏处冲洗出来的药物的努力,可能会因为一种能够有效合成prostratin的新方法而得到推动。prostratin是一种供应短缺的基于植物的化合物。尽管以主动攻击复制中的病毒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获得了成功,但HIV非常难于从身体内完全清除,因为它还以隐伏的“病毒库”形式存在,而处于该状态的病毒是药物所鞭长莫及的。某些研究已经显示,prostratin和其他相关的化合物可能会有助于激活隐伏的病毒,因此而增进已经在使用中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长期疗效。但是,这些化合物仅存在于寥寥几种植物之中,其中包括萨摩亚的一种树,而当地的治疗师则将其用于其他治疗目的。Paul Wender及同事现在向人们描述了一种能够合成足够prostratin的方法,这将使人们能够对它进行深入的药用研究。他们的这种相对简单的过程提供了一种从某种更加丰富的天然前体物质——巴豆油——中衍生出prostratin或其异体物质的方法。

    咿呀学语的幼鸟

    与人类幼儿准备学说话一样,年幼的鸣禽在学会啼叫之前也有咿呀学语的阶段。新的研究显示,幼鸟的咿呀学语与其本身特殊的脑神经回路有关,而该脑神经回路与成年鸟的啼叫的回路是分开的。这一发现强调了探索行为的重要性,就像是婴儿踏步走路、手的运动、发声及玩耍一样,它会对年幼动物学习如何使用它们的身体及如何理解世界有帮助。Dmitriy Aronov及同事或是通过外科术或是通过药物阻断,来消除动物的某些已知的对鸟成年时啼叫有支持作用的脑部区域及神经联系。这些损害对年幼的鸟的发声没有妨碍,但这些损害却使得成年的鸟返回到咿呀学语的状态。文章的作者得出结论,鸣禽从咿呀学语到成年时的鸣叫所反映的不是使某一现存的脑内网络结构变得更为精细,而是从一个脑内网络结构转换到了另外一个脑内的网络结构。研究人员还猜测,正在发育中的脊椎动物的脑内可能还包括另外的专门致力于年幼时行为的组件。

    基因变异与血糖水平的关联

    研究人员已经查明了一种基因变异与血糖水平的个体差异之间存在着关系。这将是一种可以影响疾病风险的因素,甚至连非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显示,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即基线血糖水平,通常是在整晚禁食之后所测量的血糖浓度)略有升高的健康个人具有较高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Nabila Bouatia-Naji及其在欧洲和加拿大的同事找到了一种单个DNA“字母”的变异,即所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或称SNP,是促成非糖尿病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个体间差异的原因。这种SNP存在于G6PC2基因之内,它所编码的是一种在胰岛内表达的蛋白质。研究人员提出,这种蛋白质帮助调整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设定点。

    (本栏目文章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独家提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