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最古老的已知地壳
一个国际小组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个岩石系列,它们是在38亿年前海底裂开时形成的,这个发现能帮助确定地球的板块构造系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地壳在海洋中的拓展洋中脊处不断地形成,这些区域的板块隆起裂开,在俯冲带处,下沉板块的材料可能被刮到静止板块的边缘上。科学家一直在争论板块构造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就开始的呢,还是在其45亿年历史的后期才开始的。格陵兰岛古老的岩石提示,板块构造系统比较早就开始了。这个岩石系列名为“蛇绿岩”,它含有与新地壳形成有关的几种火山岩。
更好地预测风暴潮的大小
像2005年淹没美国新奥尔良市的“卡特里娜”飓风那样破坏性极大的风暴潮是由风暴从海洋刮过时向海洋转移的能量造成的。现在一项对这个能量转移是如何发生的研究也许能在风暴登陆前,帮助预测潜在风暴潮的大小。研究人员通常用的估计空气和海洋之间能量转移的方法主要靠观察这个过程中空气的影响:测量表面风速和湍流。但是,一个强风暴中的海洋飞溅和高破浪能影响这些测量,从而导致错误的估计。当2004年的“伊万”飓风扫过墨西哥湾时,Ewa Jarosz和同事利用这个风暴正巧从一系列测量仪器上方经过的机会,观察了能量转移方程中水的影响。他们对洋流速度的测量显示,最大的能量转移发生在风速在每秒32米(每小时72英里)以下,也就是风速刚好达到飓风水平时。
预测下一个大地震
引起2004年在东南亚造成极大破坏的海啸的苏门答腊—安达曼9级大地震,是从一个过去被认为不大可能破裂的地壳开始的。虽然这种极强地震的发生频率不高,但是2004年的事件使地震学家开始寻找预测大地震多久发生和为什么发生的新方法。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从俯冲带开始,俯冲带是两个板块相撞、一个板块滑到另一个板块下面的地带。Robert McCaffrey在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中指出,板块相撞的速度以及相撞在俯冲带产生的热量是预测地震的两个重要参数。但是,他警告说,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的教训是“每个俯冲带都可能是负重的和危险的”。
在应激心脏重构中起作用的微RNA
一个新模型指出,在应激条件下,心脏收缩蛋白质alpha-MHC表达的降低和beta-MHC表达的增加与造成应激心脏扩展和衰竭有关。Eva van Rooij和同事发现编码心脏的主要收缩蛋白质alpha-MHC基因的一个内码子中的一段RNA,是心脏在应激条件下重构的关键。这些研究人员在alpha-MHC基因中找到了一个叫miR-208的微RNA,这个微RNA在过高表达beta-MHC收缩蛋白质的基因上必不可少。缺少miR-208的转基因小鼠没有过多地表达beta-MHC,所以这些小鼠的心脏没有表现出应激条件下常见的扩展和重构。
细菌从敌人那里借防御武器
一项新研究指出,细菌能从威胁它们的病毒上借遗传序列并将其结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试图躲避病毒未来的进攻。这种独特的防御涉及名为CRISPR的重复遗传序列,该序列遍布细菌的基因组。CRISPR片段在重复段之间有与威胁细菌的病毒序列类似的“间隔区”序列。Rodolphe Barrangou和同事现在表示,对乳制品生产很重要的嗜热链球菌能从进攻它们的病毒上获得新的间隔区序列。一段时间后,这些新的间隔区序列使细菌对病毒有免疫,可能是通过沉默病毒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提出,其他与CRISPR有关的基因也参与这个抵抗机制。
(郝炘/译,详细内容见www.scienc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