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12月22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12-26 【字号: 小  中  大   

    西班牙发现巨型恐龙化石

    西班牙发现的巨型蜥脚类动物化石表明,欧洲在距今大约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曾有过巨大的恐龙。巨型恐龙过去主要发现于美洲和非洲。这个新的发现被命名为Turiasaurus riodevensis,也许是欧洲陆地动物中最大的。它的重量在40到48吨之间。它的肱骨(指前腿从肩部到关节的长骨头)和成年人一样高。它的爪子的第一个指头和美式橄榄球大小差不多。研究人员还找到了头骨、肩胛、股骨、胫骨和腓骨的碎片以及牙齿、脊椎骨、肋骨和指骨。这个恐龙是其他大陆上发现过的具有更原始的四肢和骨骼结构的一个新进化支的成员。

    模型揭示人类流感进化

    一个人类季节性流感的模型展示了几十年间流感变异的动力学特征,它显示,虽然流感病毒在不停地突变,但只是在每2到8年才具有新的强度。搞清楚流感的变化至关重要,因为它在世界范围具有高度的发病率和致命率。Katia Koelle和文章合作者建立了一个展示流感随时间发展的进化史的模型。这个模型显示,大多数流感病毒的突变是中性的。偶然的一个小突变引起蛋白的大变化,使其不被可能的受害者的免疫系统所识别。这个病毒在短时间内利用能不被识别地传播导致流感的大暴发甚至带来死亡。病毒毒性的增加是由hemagluttinin分子的一个主要变化引起的。病毒在下几个流感季节的连续突变也许会导致小的结构变化,但是受害者会有某种程度的交叉免疫力,能够控制病毒的复制。病毒毒性从而减弱,形成新的密切相关的毒株簇。几年后,当一个突变的“逃逸”引起又一次流感高峰时,这个循环再次开始。该模型揭示了季节性流感的两个主要的突现模式:一个遗传多样性的暴发—减弱模式和一个在簇转变后的复发期。除了与流感发作成功地匹配外,这个模型帮助机械地结合了病原体流行病学与进化。模型也许也适用于其他突变影响疾病发展的疾病,比如疟疾、癌症和抗生素抗药性等。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讨论了这项研究。

    松鼠的预先计划

    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红松鼠食用的树木大批产树籽之前,这些松鼠能够比平时多产一窝仔。这些树用一种“饱和与饿死”的战略来对付吃树籽的动物,它们“脉冲式”地生产种子。生态学家通常假设生物体的繁殖和种群生长是由它们所需的资源现在或较近的过去的丰富程度所决定的。通过在加拿大、比利时和意大利跟踪美洲和欧亚大陆的红松鼠的种群,Stan Boutin和同事发现,有些动物也能将它们的繁殖与未来种子的生产“脉冲”相协调。现在还不清楚是什么信号让松鼠增加繁殖,但是它们会生产更多的幼仔来利用未来的食物供给。

    太阳系崩溃时可能会发生什么

    研究人员为几十亿年后我们的太阳系可能会发生什么建立了一个模型。虽然一个行星系统及其主宰恒星的寿命结束时会发生什么现在还不确定,但是Boris Gansicke和同事的研究对此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些天文学家研究了相当于我们的太阳质量的75%的热白矮星,该白矮星有一些扁平和盘状的碎片环绕着它,而且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离子化钙双峰辐射线。研究人员在辐射中观察到一个频移,证明环绕这个白矮星的物质中有富含金属的盘。所以在很远的未来,我们的行星可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崩溃。这个发现也显示行星系统能环绕大质量的恒星形成,因为这个白矮星最初比我们的太阳要大,可能是太阳的8倍。

    一种蛋白两种功能

    新研究展示了一个蛋白如何响应不同的环境,从而完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功能。铁调节蛋白IRP1在富铁细胞中起酶的作用,而在贫铁细胞中,它帮助调节涉及铁输运、存贮或利用的基因表达。William Walden和同事确定了IRP1蛋白与信使RNA中一个响应铁的元素结合的晶体结构,为该蛋白的部分结构如何完成这两种不同任务的重新排列提供了线索。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讨论了这些发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