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
为什么 H5N1如此致命
对越南感染上禽流感病毒H5N1的患者的一项研究揭示出一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H5N1是如此致命,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号的《自然—医学》上。
Menno de Jong和同事将一组感染上H5N1的患者与另一组感染上两种人流感病毒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毒水平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与感染人流感病毒的患者相比,感染H5N1的患者在咽喉部的病毒载量水平要高很多,死亡的H5N1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水平则是最高的。在死亡的患者的血液里常常可以检测到这种病毒。Jong和同事还发现,高水平的H5N1会刺激部分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与病毒载量相关,死亡患者体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最高。致命的H5N1感染与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丧失也有关。
Jong等认为新发现支持了这样的观点:H5N1病毒的复制水平比人流感病毒的复制水平高得多,高水平的H5N1激发了过度的炎症反应,导致肺部功能的丧失甚至死亡。他们还提出早期诊断H5N1感染的重要性,并应尽早使用抗病毒素将病毒的复制阻断在萌芽期,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
《自然—生物技术》
生产更好的生物塑胶
聚羟基脂肪酸酯类(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是一种类似塑料的分子,它能储藏能量,这也是动物积存能量的方式。有许多细菌会像PHAs一样能储存能量,富养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eutropha H16)是众多制造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细菌分子中的一员,但与同类分子不同的是,这种分子只需要氢和二氧化碳就能生存。研究人员在10月号的《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报告说,他们测出了R. eutropha H16的基因组序列。
每年从化石燃料中制取的塑料高达3500亿磅,主要是从石油中制取。相对于从石油制取的塑料来说,以可再生能源为原料制取的PHAs对环境更加友好,而且可以对它们进行改良以满足多方面的应用,比如从制模所需要的强塑料到树脂涂层。
R. eutropha H16的基因组序列揭示出50多个可能与细菌的生物塑胶制造机制有关的新基因,增加了我们对堆积在细菌中的PHA的认识。到目前为止,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的饲料来改良生物塑胶的基本性质。这些新基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可以通过基因改造工程对细菌甚至植物进行改良,拓展我们每天生活所使用的生物塑料的多样性。
《自然—神经科学》
过分专注损害视觉感知力
我们通常认为更好认识某种客体的方法之一是专注于它,但是在10月号的《自然—神经科学》上,一项研究认为持续专注实际会损害部分视觉的感知力。
明暗对比度大的区域对更容易造成视觉刺激。以前的研究认为,注意力会让视觉刺激更容易看见对比度正在提高的对象。然而,实验结果与之相反,长时间地观察高对比度的刺激物会降低人的感知力。Ling和Carrasco向受试对象展示了黑白相间的条纹,并让他们报告这些条纹是向左还是向右倾斜;当条纹的黑白对比度低时,受试者更难完成这一任务。研究人员发现,当受试者专心致志地关注于特定的一套条纹时,即使条纹的对比度低他们也能完成任务。然而,在过长时间地关注后,受试者需要更高对比度的条纹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这些结果表明,实际上,过长时间关注于特定的刺激物可能是损害而不是提高了感知力。
(王丹红/编译;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