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自然》子刊综览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07-20 【字号: 小  中  大   

    《自然—免疫学》:免疫细胞辨别“敌我”

    免疫系统是如何区别“有益”和“有害”的细菌呢?研究人员在8月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期刊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反之亦然。比如,人体内脏就有许多种类的细胞帮忙维持每日身体内脏的健康。当我们无意间吃进有害的细菌如沙门氏菌时,免疫系统就会探测到这种以友善面孔出现的危险入侵者。

    Shizuo Akira和同事发现免疫细胞会表达一种名为TLR5的受体,它能识别有害的细菌,但不会识别大量寄居在体内的有益细菌。原因是这些免疫细胞意外地缺少另一种受体TLR4,它能“看见”有益和有害的细菌。他们认为,也许免疫系统就是用这种方法来鉴别“敌我”细菌。

    指导免疫细胞发育

    研究人员在8月出版的《自然—免疫学》上报告说,一种与皮肤相关的特别免疫细胞在其发育过程中受到“指示”,要预防有害的皮肤感染。

    这种特定分化的皮肤细胞名为γ-δ+淋巴细胞。Robert Tigelaar、Adrian Hayday和同事鉴别出一种缺失这种特别皮肤细胞的小鼠。通过将这种特别小鼠与正常小鼠比较,他们发现在缺失特定皮肤细胞的小鼠体内,一种关键的因子从胸腺中消失了,而胸腺是免疫细胞成长所必需的器官之一。 这个关键因子的作用是“指导”皮肤淋巴细胞发育成能对付皮肤炎症的成熟细胞。

    新发现很重要,因为迄今为止,研究人员都不清楚皮肤的γ-δ+淋巴细胞是否需要“指令”发育成能保护细胞的成熟体。

    感冒疮病毒如何逃避免疫系统

    以前的研究已鉴别出病毒“隐藏”或“逃避”免疫系统的许多战略机制,但研究人员在8月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鉴别出一种前所未知的感冒疮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新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会导致感冒疮。被称为“自然杀手”的T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它能探测和牵制HSV-1。HSV-1颗粒通常出现在被感染细胞表面,因此T细胞能够区分感染和未感染细胞。CD1d是一种“展示”HSV-1的分子,它持续地从细胞表面到里面作环状运动,为T细胞采集和展示被感染细胞的内容。

    Peter Cresswell 和同事发现,HSV-1阻断了这种环形运动,特别是阻断了CD1d分子回到细胞表面,结果导致T细胞不能探测到被HSV-1感染的细胞。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这种病毒究竟是如何阻断CD1d的循环运动的,但是,新结果强调了病毒还有另外一种逃避免疫系统的新机制。

    《自然—神经科学》:母爱让你更勇敢

    当有母亲相伴时,幼小的老鼠就会学习试图接近不熟悉的气味,即使这会让它们如触电般战栗。然而,独自存在时,它们就会学习如何努力避免接近任何气味。研究人员在8月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上报告说,母亲的陪伴会减少孩子体内的压力荷尔蒙,从而通过降低大脑某区域的活动来防止孩子出现厌恶学习的情况,大脑中的这一区域与害怕情绪的出现有关。

    非常年幼的老鼠不会离开母亲,在这一阶段,它们学习接近母亲的气味。在10天大左右,小老鼠们开始离开巢穴,但母亲仍然会关注他们,直到它们3周大以后。Regina Sullivan和同事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度阶段,有母亲陪伴时,幼鼠大脑中的压力荷尔蒙肾上腺酮降低了,这些减少扁桃体区域中的活动。扁桃体区域是大脑中与害怕学习相关的区域。当研究人员直接将肾上腺酮注入幼鼠的扁桃体区域后,它们便学会了如何避免气味,即使母亲在场也如此。

    研究人员推测,母亲陪伴与否与孩子能否形成热爱学习的习惯有关。他们认为,母亲不应无视孩子出现正常的害怕反应,否则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过度依恋和情感障碍等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