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燃烧秸秆排放污染物可精确量化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王春、孟宪军 发布时间:2011-07-04 【字号: 小  中  大   

7月1日出版的国际环境科学界顶级刊物《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刊登了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张鹤丰等所作的有关秸秆燃烧形成大气污染定量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作为杂志当期封面重点推荐文章之一。该研究在农业秸秆燃烧形成大气污染的机理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农作物秸秆拥有量居世界首位,传统的家庭燃料和露天焚烧两种秸秆处理方式所排放的大气气态污染物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此次陈建民教授课题组通过自行研制的大型气溶胶烟雾箱、专用燃烧炉和先进的表征大气颗粒物等测量系统,基于2004年我国玉米、小麦、水稻秸秆产量及燃烧比例情况,给出了秸秆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颗粒物和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的准确定量化排放特征。

结果显示,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排放因子分别为:每吨水稻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260±50)千克,每吨小麦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110±30)千克,每吨玉米秸秆排放颗粒物(390±60)千克;仅2004年这三种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总量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总量就分别达到了2300万吨、2.5亿吨和28万吨,以二氧化碳为例,每吨小麦秸秆燃烧就排放二氧化碳1557.9千克,每吨水稻秸秆燃烧排放二氧化碳791.3千克,每吨玉米秸秆燃烧排放二氧化碳1261.5千克;2004年多环芳烃(PAHs)及烷基多环芳烃(APAHs)的总量分别为1088吨和379吨。

据陈建民教授介绍,这个结果定量揭示了秸秆燃烧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由此每年秸秆燃烧排放污染物总量就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来。这为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发展战略,以及在国家层面上加快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降低大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