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我国成功研发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汽车安全系统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张晔、陈育凡 发布时间:2011-04-21 【字号: 小  中  大   

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在变道超车的过程中,突然失控撞向旁边一辆正常行驶的车辆,一场重大交通事故看似不可避免。千钧一发之际,失控车辆突然神奇地将车头一转,与即将相撞的车辆擦身而过……

驾驶员能如此临危不乱果断处置,主要是得益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发的“基于视觉资讯处理的车辆主动安全核心技术”。4月19日,记者在南理工亲眼目睹了科研人员演示该技术的神奇之处。

目前,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公路交通事故中大约有1000万人受伤,40万人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世界GDP的13%。美国联邦公路局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美国所有致命的交通事故中44%跟车道偏离有关。另外,汽车后视镜普遍有视野宽度不足,存在盲区的问题,据统计,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在我国约占30%,且70%高速公路变换车道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由于盲区引起的。

据南理工计算机学院院长唐振民教授介绍,2009年6月,该校开始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开展ACAS与ILAS两个汽车安全系统项目的研发工作,今年2月完成了相关技术产品的测试。所谓ACAS,即“开发先进汽车防撞系统”。主要是在汽车周边安装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两类传感器,在行驶过程中同时对汽车的前方障碍物进行检测,在汽车与障碍物具有发生碰撞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报警,以便让驾驶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追尾碰撞和侧刮等交通事故的发生。而ILAS则是“行车道检测及切线辅助系统”。主要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车外环境信息,特别是车前大约80度视角区域及车两侧后视大约60度视角区域,针对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车辆偏离行车道的危险以及变道时盲区车辆接近的碰撞危险进行及时预警,从而保障驾驶员的安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