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我国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文章来源:新华网 张建、倪春龙 发布时间:2010-11-22 【字号: 小  中  大   

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由该校教授李明哲领衔的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产业化方面也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对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多点成形是将柔性成形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为一体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该技术利用多点成形装备的柔性与数字化制造特点,无需换模就可以实现不同曲面的成形,从而实现无模、快速和低成本生产。

李明哲教授说,与常用的模具成形或手工成形相比,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具有显著缩短生产准备周期、节约大量模具费用、小设备成形大型件等多项特点,该装置已在北京奥运、国防、高铁及医学事业多个领域获得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在“鸟巢”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建筑领域中一个较典型的应用实例。“鸟巢”主要由很多钢板焊接的箱形构件组成,其中采用了大量的弯扭形钢结构件,其不同部位的弯曲与扭曲程度各不相同。这些弯扭形钢结构件的塑性成形问题被认为是一项突出的技术难题。李明哲教授科研团队给承担箱形构件制造任务的一家钢构企业开发了能够实现弯扭形钢板数字化成形的多点成形装置,不仅节约了高额的模具费用,极大地提高了成形效率,还显著提高了成形精度。

据了解,多点成形技术不仅用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也已出口韩国,主要制造船体外板件。

除了得到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项国家及部省级科研课题的支撑,并获得欧盟第六框架协议的国际合作项目资助以外,李明哲教授科研团队负责研发的发明专利“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还于近日获得了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授予的中国专利金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