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嫦娥二号”卫星传回首批科学数据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10-05 【字号: 小  中  大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今日早上发回第一轨数据。截至早上7时,首批科学数据接收完毕,容量在1.6G。

继2日晚首台科学仪器顺利开机之后,正在“嫦娥二号”卫星4日晚又有两台科学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二号”卫星所搭载的γ射线谱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顺利开机,而“奔月”途中需要提前打开的仪器已经全部顺利开机。这些设备主要用于地月之间的空间探测。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二号”卫星共搭载7种探测设备,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有效载荷总重约140公斤。

“嫦娥二号”奔月飞行约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进行2-3次轨道修正。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特定位置时,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进入近月点100公里、周期12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再经过两次近月点制动,进入高度1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在完成在轨测试和技术验证后,“嫦娥二号”卫星将进入100公里×15公里绕月椭圆轨道,拍摄“嫦娥三号”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图像,并验证快速测定轨等相关技术。1-2天后,卫星返回100公里轨道,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