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首座“烙上中国印”的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瞿剑 发布时间:2010-07-16 【字号: 小  中  大   

今天下午15时38分,我国首座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建设的核电机组——中广核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成为我国第12座并网发电的核电机组。

据悉,作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岭澳核电站二期是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的核电项目。项目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08万千瓦级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按照国家提出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目标,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管理由中广核工程公司总承包,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设备监造、工程施工与技术服务等均由国内企业为主承担,1、2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将分别超过50%和70%。

中广核方面介绍,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首次并网前,已完成试验操作1157步,机组的各项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按照目前调试进度,该机组在完成后续功率提升及满功率阶段的相关调试试验后,可望于今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而其2号机组则正在进行热试准备,预计2011年6月并网发电。

中广核表示,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中,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国内设计院所、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采用并实施了15项重要技术改进和40余项其他技术改进,其中包括采用数字化仪控和先进控制室、先进燃料组件、半速汽轮发电机组等。

此前我国已有1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总装机容量约907.8万千瓦。随着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建成投产,我国将全面掌握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基本形成自主品牌核电站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国产化能力,为高起点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