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在工信部召开的干部大会上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研究实施手机、网络实名制。一时间,实名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关专家表示,域名实名制已经成为保障域名持有者合法权益的最佳途径。目前,CN域名的实名制管理已经先行一步,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外报告显示,CN域名下的不良应用由2009年12月的15%下降到不到5%,有力保护了公众利益。.COM、.org、.ru域名下的不良应用比例同期大幅上升,分别达到68.6%、7.8%、4.9%,同比分别增长9.5%、3%、3.9%。
域名不实名“危机重重”
相信百度CEO李彦宏至今都不会忘记那一刻。2010年1月12日,百度网站被黑,长达数个小时内全球无法正常访问baidu.com,震惊整个互联网。当时,正在与《对话》节目导演沟通采访的李彦宏,期间出去了一小会儿,“但回来时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尽管李当时保持着平静,但随后评价百度被黑事件的影响时,他连用了三个“史无前例”。
事后证明,百度网站被黑的根源在于baidu.com域名注册信息被他人恶意篡改。而当百度与美国注册商沟通时,其域名注册信息修正要求又迟迟不能得到响应。
无独有偶的是,天涯社区(tianya.cn)也曾上演过类似一幕。2005年,天涯社区网站离职人员通过修改原天涯社区网站(tianyaclub.com)域名注册信息,将域名指向另一网站,一度劫持了天涯社区网站的访问量和访问人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谭华霖博士表示,不论是百度网站被黑,还是早先的天涯社区域名劫持危机,都暴露出域名持有者对域名注册信息重视不够。由于域名注册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一旦发生域名注册信息被恶意篡改,域名持有者与注册商沟通解决时,将处于不利地位,不仅影响危机的解决速度和效率,而且还将对网站的正常运转和业务经营带来巨大负面效应。
此外,域名不实名还给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从已经破获的大量网站违法犯罪案件来看,网站域名注册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仅不利于普通网民甄别网站真伪,也不利于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案件,网民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域名实名是国际通行要求
事实上,不实域名注册信息比例偏高已成全球“通病”。早在2005年,美国总审计局 (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称GAO)开展的研究就表明:域名注册信息“明显错误”或不完整现象,在排名前三位的通用顶级域(gTLDs)即.org、.net、.com的域名注册服务中普遍存在。
而ICANN最新的研究表明,域名注册信息不实尚未得到根本改观。ICANN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COM、.NET、.ORG、.INFO、.BIZ等域名注册信息不实现象非常突出,被调查的域名中,注册信息严重不实比例达到8%,注册信息属实的仅占23%。
为此,ICANN制定了严厉的管理举措打击域名注册信息不实行为。2003年3月,ICANN董事会审议通过全新的“域名注册信息提醒政策”(Whois Data Reminder Policy)。该政策对域名持有者提供不实注册信息的行为予以限制。
“域名实名制已基本成为国际通行做法”,谭华霖表示,通俗的讲,域名实名制就是指域名注册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比如,ICANN要求域名持有者必须确保所有信息的真实、准确,域名持有者有义务每年对注册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否进行自查,一旦发现注册信息有不实情况,应及时联系注册商予以更正,此外,如果域名持有者拒不更新注册信息或“提供不实域名注册信息,注册商可以注销这些域名。
而在国内,域名实名制管理也早已不是“新鲜事”。在我国,“域名实名制”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当时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申请人的名称要与印章、有关证明文件一致”、“申请人应当保证其申请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2004年制定实施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域名注册申请者应当提交真实、准确、完整的域名注册信息”。
域名实名是权益保障基础
伴随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出来。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所有全球顶级域名(Top Level Domains, TLDs)的注册总数超过1.92亿。
与此相对的是,“域名抢注”、“域名劫持”等域名权益侵权事件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该组织累计受理2329起域名纠纷投诉。这一数字比前一年上升8%。
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域名持有者的合法权益,如何有效平衡域名持有者和潜在域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已经成为全球域名行业不能回避的话题。域名业界网站域名城CEO王春雷表示,在域名转让中,域名注册信息是否真实、准确,不仅关乎域名转让意向能否达成,更直接影响到成交的域名能否最终完成过户手续,意义重大。
而谭华霖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在现实社会,我们判定张三是否对某个房屋具有所有权,判定依据并不是他是否实际占有并使用这个房屋,关键在于张三是否是不动产权属证书即“房产证”上记载的所有权人。而在互联网领域,判定某个域名是否归某人所有,关键不在某人是否实际占有并使用了某域名,而是这个域名的注册信息是否指向某人。因此,可以说,域名注册信息对域名持有者而言,其重要性堪比“房产证”。
一位不愿署名的个人站长告诉记者,如果域名注册信息真实、准确就能保护其合法权益,那么,他们完全支持域名实名制。因为对个人网站来说,域名就是网站的命根,网站就是自己的孩子。2010年1月1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外发布《关于做好已注册域名信息核对工作的通告》。其中,“域名注册信息作为域名权益转移、变更的权利信息凭证,也是域名持有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的前提和重要依据”成为该公告的一大亮点。官方首次明确了域名权益受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面对层出不穷的“域名劫持”、“域名抢注”等各类侵害域名持有者合法权益的事件,谭华霖表示,域名实名制将成为保障域名持有者合法权益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