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国产民机更是“用”出来的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张梦然 发布时间:2010-03-09 【字号: 小  中  大   

国家大型客机项目总设计师吴光辉委员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线航空是我国完成从航空“大国”向“强国”跨越的突破口,国产民用机与支线航运若想从“造”到“用”,还需国家政策及三大航空公司予以扶持。

吴光辉介绍,我国民用飞机与民航运输业长期处于“背靠背”的发展模式,我国航空运输业虽排名世界第二,但缺少国产民用飞机支持。民航运营的一千多架飞机中,国外飞机占据了大小市场,只有4架国产MA60涡桨支线飞机在民航定期航线上运营。

吴光辉说,获得商业成功的民用飞机,不仅仅是造出来,更是用出来的。法国空客所有的产品,法航都“先锋用户”。目前中国已具备生产新舟系列支线飞机的能力,使用方面不仅需要政府,尤要鼓励航空公司特别的是国有和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带头使用国产民机。他谈到,中国第一架民用大飞机C-919在研制过程中,就与国内民用航空公司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刻意低调,先前外界看法则认为:国内民航公司对国产大飞机态度冷淡。

他建议,以支线航空发展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层面的科学安排、跨部门统筹协调,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民机科研的支持力度,如建立专项基金支持国产民机的销售、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对开展国产飞机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予以补贴、优先审批由国产民机执飞的航线等,以此实现我国民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改善干线与支线、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关于备受关注的C-919,吴光辉透露,C-919飞机共提出了500多个翼型方案,现有27副机翼正在分批进行吹风试验,2010年底C-919将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2016年,C-919将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用户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