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能源学院燃烧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立体分级低氮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日前在哈尔滨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立体分级低氮燃烧技术是在电站煤粉锅炉内通过组织垂直方向的空气分级燃烧、水平方向上的燃料分级和空气分级燃烧形成立体分级低氮燃烧。该技术适用于我国电站锅炉采用的主流煤粉燃烧技术——四角切圆直流燃烧方式和所燃用的煤种,也适合我国煤质差、煤质波动大的国情,避免传统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会使锅炉燃尽变差、产生高温腐蚀或结渣等负面影响,且初投资费用低、不增加运行成本,是我国燃煤发电锅炉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首选。
哈工大的科研人员利用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煤粉热解、燃烧和氮氧化物与焦炭反应模型,分析了立体分级燃烧条件下煤粉燃烧和污染物消减的过程,得到了高温反应条件下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我国典型煤种低氮燃烧过程参数和优化工具,在大 幅度减排氮氧化物的同时,达到了稳燃性能好、燃烧效率高、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的综合效果。
该技术有较强的煤种适应性,对一般煤质氮氧化物减排可达40%~60%,目前已应用于220~2000吨/小时的电站锅炉,并在国内主要锅炉制造厂的数百台锅炉以及其他电厂的20台锅炉中得到应用,也被美国和英国的公司应用。
据悉,哈工大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主要锅炉厂家和电厂的合作,推广应用这项技术。据测算,如推广容量2亿千瓦,可节约脱硝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169.1亿元,每年减排氮氧化物980万吨,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